台中市區域立委共分為八個選區,筆者在2015、2019也分別做過各區域的分析,過去選戰的歷史可參考筆者四年、八年前的文章,以基本盤來看只有五選區屬淺藍,其他七個選區皆為五五波的區域,回顧過去四屆選舉,僅八選區是未曾政黨輪替過的區域,三選區則已政黨輪替過兩次,2008是國民黨取得八席全壘打的勝果,2012民進黨攻下三席,2016大勢轉向綠營,席次也產生逆轉,國民黨僅能退守三席,上屆2020則是雙方互有斬獲,綠營終於成功攻下顏家的大烏龍區與基本盤最藍的北屯北,國民黨方面則是楊瓊瓔捲土重來擊敗洪慈庸奪回三選區,台中不論整體或各選區基本盤都相當接近,本屆中台灣同樣會是兵家必爭之地,盧秀燕執政四年多來聲望算是開低走高,目前也成為藍營正副總統的討論人選之一,在大選中是否有扮演的角色也相當引人關注。
表1:台中市各選區基本盤
選舉人數 | 投票數 | 藍基本盤 | 綠基本盤 | 中間選票 | 藍基本盤 | 綠基本盤 | 中間選票 | |
台中1 | 218,024 | 148,256 | 54,900 | 57,972 | 35,385 | 37% | 39% | 24% |
台中2 | 291,122 | 197,963 | 79,275 | 77,597 | 41,092 | 40% | 39% | 21% |
台中3 | 255,442 | 173,701 | 69,400 | 69,955 | 34,345 | 40% | 40% | 20% |
台中4 | 310,726 | 211,294 | 89,694 | 79,336 | 42,263 | 42% | 38% | 20% |
台中5 | 343,364 | 233,488 | 101,495 | 85,124 | 46,869 | 43% | 36% | 20% |
台中6 | 268,406 | 182,516 | 73,854 | 70,628 | 38,034 | 40% | 39% | 21% |
台中7 | 319,162 | 217,030 | 83,690 | 84,407 | 48,933 | 39% | 39% | 23% |
台中8 | 211,362 | 143,726 | 61,740 | 55,364 | 26,623 | 43% | 39% | 19% |
TTL | 2,217,608 | 1,507,973 | 614,048 | 580,382 | 313,543 | 41% | 38% | 21% |
上表是以68%預估投票率的情況估計之結果,基本盤之計算方式podcast已多次說明,就不贅言,台中所有選區雙方差距都在10%內,也是桃園外台灣人口成長最快速的縣市之一,吸納了不少彰化、南投甚至苗栗移入的青年人口,在藍綠基本盤方面2008單一選區兩票制實行之始大致上屬原市區的四、五選區藍營優勢較明顯,十多年發展下來外來青年人口移入、中間選民增加,藍營優勢也在減弱,上屆在盧秀燕當選市長離開選區,接棒的沈智慧支持基礎較為偏狹,本身形象也非上佳的情況下讓民進黨首次拿下這個公認台中最藍的選區,不過八選區的部分2000年代大選通常較為偏綠,近年也有轉藍的趨勢,台中各選區在過去四屆選舉中都有一定程度新陳代謝,二選區林靜儀、五選區莊競程都是初次當選(按:林靜儀為補選當選),四選區張廖萬堅、六選區黃國書連任過一次,一選區蔡其昌、七選區何欣純、八選區江啟臣最資深連任過兩次,另外最特殊的是三選區楊瓊瓔同樣也是在過去四屆當選三次,但是在2016被洪慈庸拉下來後在上屆回鍋成功,八位現任立委中黃國書確定不競選連任,其他七人若無意外應都會繼續參選,黃國書擔任立委兩屆以來的表現是獲得地方選民認可的,但因學生時代曾是線民的身分在前年被揭露,黃國書也在當下就宣布退出民進黨且不再參與黨團運作、不參選連任,不過該選區是原台中市三個選區中民進黨最好選的一區,民進黨也不缺能接棒的人選,因此一般認為民進黨仍有一定把握守住這個席次。
表2:台中市歷屆立委選舉藍綠得票
藍得票 | 綠得票 | 藍得票比 | 綠得票比 | 藍總統差 | 綠總統差 | |
2008 | 615,776 | 420,046 | 57% | 39% | ||
2012 | 761,389 | 668,661 | 50% | 44% | (30,945) | (10,075) |
2016 | 611,508 | 735,540 | 42% | 51% | 181,503 | (57,741) |
2020 | 707,152 | 869,189 | 42% | 51% | 60,786 | (98,115) |
近兩屆的立委選舉儘管投票率有高低,但藍綠雙方的區域立委得票比例是一模一樣的,特別是在2016藍營總統選到崩盤的情況下,藍營立委得票依然維持42%的水準,也顯示了基本盤的僵固性,縱使在大逆風狀態下藍營破船仍有三根釘,另外雖然這兩屆立委選舉綠營無論在得票或席次都維持住優勢,但2018、2022兩次市長選舉盧秀燕都是大勝,也顯示出每次選舉都是獨立事件的事實,近期媒體公布的六都市長上任百日滿意度調查,盧秀燕也超越侯友宜獨居榜首,也讓盧秀燕個人聲望可說來到其從政以來的最高點,甚至成為藍營2024的被討論人選之一,選舉的影響因素很多,當下的事件風向、地方派系的整合能力、候選人的人格特質與選民觀感等都會產生綜合的化學作用,盧秀燕能高票連任無疑受惠疫情有利地方現任者,但其能從上任之初的低檔一路爬升,筆者還是認為她在個人品牌定位和公關操作的部分真的做到非常成功,不過其政治能量應仍不足以支持她競逐大位,若藍營最終出線的人選是侯友宜,同樣現任市長的身分也不利盧成為副手人選,儘管在性別、省籍考量上盧秀燕是能與侯友宜互補的人選,如果出線的是朱立倫甚至郭台銘,搭檔人選應還有其他更適合的選擇,因此筆者認為盧秀燕最終在2024登上選票版面的可能性並不大。
表3:台中市各選區選民年齡與族群結構
20-39歲 | 40-64歲 | 65歲以上 | 客家人口 | 外省人口 | |
台中1 | 36% | 46% | 19% | ||
台中2 | 36% | 47% | 17% | ||
台中3 | 36% | 47% | 16% | ||
台中4 | 35% | 50% | 15% | ||
台中5 | 35% | 48% | 18% | 18% | |
台中6 | 33% | 48% | 19% | ||
台中7 | 37% | 47% | 16% | ||
台中8 | 33% | 46% | 21% | 35%↑ | |
台中TTL | 35% | 47% | 19% | 16% | 11% |
全國TTL | 33% | 47% | 20% | 19% | 13% |
台中市的部分各選區年齡結構就有明顯差異,這自然與台中的版圖東西向狹長,山線與海線地區條件與環境不同有絕對關係,上表可以看到鄰近舊市區的七選區(大里太平)是較吸引青年人口聚居的區域,原縣區的五個選區除了地理最內陸的山線八選區(大豐原區)外青年人口比例都高於原市區的三個選區,縣市合併對擴大城市腹地、平衡城鄉發展筆者認為仍是利大於弊的,未來的十年筆者也認為仍有持續進行行政區整合的必要,整個台中青年人口占比最低的兩個選區分別是原市區中的舊市區六選區和山線八選區,對於老市區的再造新生與偏遠地區的開發活化也是盧秀燕第二任市長的重要課題,台中的客家人口與外省人口佔比都與全國佔比相去不遠,也因此台中可以算是最接近整體台灣縮影的城市,每屆大選投票的結果也與全國較為近似,台中外省人口最多的區域是五選區(北屯北區),也是盧秀燕過去長期盤據立委位子的選區,該選區的基本盤也是全台中最藍,不過上屆在盧秀燕離開後也被民進黨拿下,因此台中真的要算並沒有哪一個選區是特定陣營穩贏的,五選區的外省人口也僅是在台中相對較多,但佔比依然低於20%,因此以筆者本系列一貫標準不列入外省選區,客家人口的部分雖然台中整體仍略低於全國,但主要都集中在山線的八選區,八選區中五個行政區客家人口佔比都在1/3以上,甚至東勢的客家人口佔比還超過1/2,推估八選區的客家人口佔比應有35%以上,也是不折不扣的客家選區,不過該選區民進黨至今無法取得勝利,主要仍是派系因素和民進黨自身人選問題,與族群結構較不相關。
表4:台中市各選區交通、教育、零售通路相關資料
台中1 | 台中2 | 台中3 | 台中4 | 台中5 | 台中6 | 台中7 | 台中8 | 全國 | |
外省選區 | X | X | X | X | X | X | X | X | |
客家選區 | X | X | X | X | X | X | X | O | |
青年選區 | O | O | O | O | O | X | O | X | |
機場 | X | X | X | X | X | X | X | X | |
高鐵 | X | O | X | X | X | X | X | X | |
國立大學 | 台體 | 中興 中教大 |
|||||||
好市多 | X | X | X | O | O | X | X | X | |
其他賣場 | 家樂福*1 | 家樂福*5 | 家樂福*1 大潤發*1 愛買*1 |
家樂福*1 | 家樂福*1 愛買*1 |
||||
CVS店數 | 132 | 234 | 188 | 309 | 270 | 220 | 204 | 121 | |
人口/店數 | 2,064 | 1,562 | 1,701 | 1,296 | 1,580 | 1,517 | 1,966 | 2,146 | 1,757 |
7+F店數 | 103 | 201 | 159 | 274 | 233 | 190 | 159 | 105 | |
人口/店數 | 2,645 | 1,819 | 2,011 | 1,461 | 1,830 | 1,756 | 2,522 | 2,473 | 2,123 |
PX店數 | 14 | 16 | 15 | 27 | 33 | 22 | 21 | 13 | |
人口/店數 | 19,460 | 22,849 | 21,320 | 14,828 | 12,924 | 15,165 | 19,094 | 19,976 | 20,186 |
註1:客家、外省選區定義標準為客家、外省人口比例在20%以上
註2:青年選區定義標準為青年人口比例高於全國
註3:CVS=便利商店;7+F=統一超+全家;PX=全聯
註4:台中5選區(北屯北區)全聯密度高居全國第一
雖然筆者定義的機場只計入桃園、小港、松山,不過還是特別提一下旅客吞吐量排名第四的清泉崗機場,在盧秀燕剛上任之初,也是林佳龍在擔任交通部長期間雙方曾就過去林佳龍擔任市長時提出的"清泉崗門戶計畫"有多次交鋒,該計畫最後被盧秀燕擱置,盧並另提建設新國際機場的計畫,事實上站在地方首長的角度,自然希望全力替地方爭取資源和建設,但站在中央的角度,資源如何有效分配和利用就是需要審慎考量和被檢視的事情,台中與桃園距離僅一個多小時車程,台灣的天空也就是這麼大的範圍,台中再蓋一個大型國際機場的需求性和可行性不大,因此國際機場議題的攻防就是政治層面大於實際意義,清泉崗機場在疫情前的實際營運情況是以兩岸和東北亞航線為主,林佳龍過去的政策是計畫進一步升級清泉崗機場,使清泉崗機場成為廉航基地,也在任內將清泉崗機場正名台中國際機場,雖然筆者認為此舉自慰成分居多,但也是較為務實的做法,國人出國旅遊仍以近程的日韓為大宗,增加台中與日韓各機場往返的廉航班機對台中人來說也有實質便捷性,不過此政策被盧秀燕導向將台中人視為次等公民的解讀,也有訴諸地方民粹的成分,盧秀燕本人應該也清楚就中央資源分配的角度不太可能在台中大興土木另建大型國際機場,且就算預算與計畫都能通過,也100%不可能在其任內通航,因此這就是政治宣傳和議題鬥爭的成分為主,以台灣整體的角度出發,如何提升小港運能紓解桃園壓力還是比較具整體綜效的議題。
台中的高鐵位於二選區的烏日,也是位於一個至今尚未能開發成型的邊陲地帶,以高鐵原有的八個站來說,應屬台中烏日和台南歸仁周邊的發展較差,若不考慮土地徵收和地方強豪利益等較複雜的問題,台中站的選址確實是有討論空間的,高鐵從板橋站後沿線都是走高架,要切入設站在舊市區自然是較不可行,但如果設站在市區周圍較有發展性的新市鎮如大里、太平等地整體綜效應較符合地方發展利益,類似的情況在更早前國道三號的建設也曾上演,國道三號在中台灣的路線遠較國道一號迂迴,中二高的通車時間也較北二高、南二高晚了數年,或許是因為中台灣地方派系政治生態的複雜因素,許多重大公共建設在中台灣折衝時間會較長,過程也會較為曲折。
台中最具代表性的學府當屬中興大學,另外尚有台體與中教大兩間國立大學,這三間國立大學都位於原市區,另外台中也有兩間好市多,分別位於南屯和北屯,其中北屯店是2020才開幕,也是好市多目前最新的一間門市,上表也不難看出除了好市多,多數大賣場也都集中在舊市區,西屯南屯除了好市多尚有五間家樂福,舊市區的便利商店密度也高過舊縣區,原縣區的五個選區除了高鐵所在的二選區,其他四個選區便利商店密度都與原市區的三個選區有差距,甚至一、七、八選區的便利商店密度還低於全國平均,此外西屯南屯的便利商店密度高居全國各選區第五位,原市區三個選區的全聯密度也都高居全國前五,北屯北區甚至是全國全聯密度最高的區域,也在在顯示了原市區與縣區之間人口稠密度仍有差距,區域平衡發展仍是台中市長相當重要的一項功課。
表5:2008~2020台中市各選區中間選票流向比
年度 | 藍候選人 | 綠候選人 | 藍得票 | 綠得票 | 藍中間比 | 綠中間比 | 其他 | |
台中1 | 2008 | 劉銓忠 | 蔡其昌 | 59,632 | 51,624 | |||
2012 | 陳添旺 | 蔡其昌 | 65,438 | 81,669 | 26% | 59% | 15% | |
2016 | 顏秋月 | 蔡其昌 | 53,293 | 84,355 | ||||
2020 | 林佳新 | 蔡其昌 | 47,050 | 106,376 | ||||
台中2 | 2008 | 顏清標 | 劉瑞龍 | 83,349 | 41,093 | |||
2012 | 顏清標 | 李順涼 | 118,585 | 79,730 | 81% | 4% | 14% | |
2016 | 顏寬恆 | 陳世凱 | 93,495 | 87,596 | 30% | 21% | 49% | |
2020 | 顏寬恆 | 陳柏惟 | 107,766 | 112,839 | 42% | 52% | 6% | |
台中3 | 2008 | 楊瓊瓔 | 郭俊銘 | 72,270 | 53,012 | |||
2012 | 楊瓊瓔 | 童瑞陽 | 99,400 | 64,601 | ||||
2016 | 楊瓊瓔 | 洪慈庸 | 78,334 | 93,451 | 25% | 65% | 10% | |
2020 | 楊瓊瓔 | 洪慈庸 | 91,182 | 90,213 | 36% | 34% | 30% | |
台中4 | 2008 | 蔡錦隆 | 蔡明憲 | 84,664 | 53,471 | |||
2012 | 蔡錦隆 | 張廖萬堅 | 101,702 | 92,213 | 37% | 39% | 24% | |
2016 | 蔡錦隆 | 張廖萬堅 | 70,124 | 100,649 | ||||
2020 | 黃馨慧 | 張廖萬堅 | 96,460 | 119,886 | 10% | 58% | 32% | |
台中5 | 2008 | 盧秀燕 | 謝明源 | 95,873 | 60,582 | |||
2012 | 盧秀燕 | 謝明源 | 129,822 | 91,793 | 70% | 16% | 14% | |
2016 | 盧秀燕 | 劉國隆 | 108,446 | 84,117 | ||||
2020 | 沈智慧 | 莊競程 | 109,466 | 114,738 | 11% | 40% | 49% | |
台中6 | 2008 | 黃義交 | 何敏豪 | 76,209 | 59,969 | |||
2012 | 黃義交 | 林佳龍 | 84,937 | 96,685 | 25% | 58% | 17% | |
2016 | 沈智慧 | 黃國書 | 69,611 | 95,725 | ||||
2020 | 李中 | 黃國書 | 80,478 | 113,128 | 11% | 69% | 20% | |
台中7 | 2008 | 江連福 | 簡肇棟 | 75,563 | 61,927 | |||
2012 | 鄭麗文 | 何欣純 | 92,369 | 101,006 | 25% | 48% | 27% | |
2016 | 賴義鍠 | 何欣純 | 66,181 | 119,098 | ||||
2020 | 莊子富 | 何欣純 | 80,000 | 149,538 | ||||
台中8 | 2008 | 徐中雄 | 高基讚 | 68,216 | 38,368 | |||
2012 | 江啟臣 | 郭俊銘 | 69,136 | 60,964 | 19% | 14% | 67% | |
2016 | 江啟臣 | 謝志忠 | 72,024 | 70,549 | 34% | 50% | 15% | |
2020 | 江啟臣 | 翁美春 | 94,750 | 62,471 | 72% | 15% | 13% |
如前所述,台中各區域其實藍綠基本盤差距都有限,不過立委選舉也有候選人和地方派系的因素,若有強大的地頭蛇儘管總統大選雙方在區域內實力相近,也可能在立委選舉中產生雙方較懸殊的結果,台中原縣區的二、三、八選區民進黨歷屆總統大選得票都不會輸給國民黨,甚至能取得優勢,但在立委選舉當中依然都選得相當辛苦,各選區依序來看一選區蔡其昌只有在2008民進黨大逆風時輸過一次,之後三屆都能穩穩拿下,藍營方面派出的人選也都非一線A咖,本屆來看藍營依舊缺乏有力人選,雖然蔡其昌去年市長選舉大幅度落敗,一般認為要連任立委並不困難,二選區目前幾乎確定會是去年初補選的二回戰,也勢將會是全國的焦點選區之一,顏家影響力是否減弱也將在這一戰見真章,三選區洪慈庸已表態無意三度對壘楊瓊瓔,民進黨預計可能徵召的人選是議員選舉在選區以第一高票之姿當選的周永鴻,目前來看二選區仍是五五波,三選區楊瓊瓔是長期經營的地頭蛇,又有市長盧秀燕全力做球相挺,仍有一定優勢,不過不到無法翻轉的程度,四、五選區民進黨張廖萬堅、莊競程都將角逐連任,國民黨方面推出的都是形象較清新的青壯派的人選,四選區目前傳出可能由上屆落敗的議員黃馨慧推出兒子廖偉翔代母出征,五選區可能推出議員黃健豪,另外六選區國民黨可能推出的人選也是年輕議員羅廷瑋,國民黨在原市區三個選區的人選同質性相當高,都是七年級後段班的新生代,除廖偉翔之外也都不是政二代背景,原市區若以過去的角度來看確實藍營除六選區外都較具優勢,而六選區本屆又因為黃國書交棒的不確定因素,民進黨接棒人選未必能整合順利,也讓國民黨對拿回原市區的三席抱持樂觀態度,不過市區的部分受政壇風向與母雞強弱影響較大,目前筆者認為也仍是五五波之局,六選區民進黨目前初選呈現三搶一的局面,尤以議員黃守達、江肇國競爭較激烈,由於黃國書雖然早在前年線民案爆發時就宣布不競選連任,但地方觀察黃國書仍有在積極跑攤立招牌,綠營也有以徵召或禮讓方式讓黃國書爭取連任的聲音,直到近期黃國書才再度重申不競選連任,而這些檯面下的合縱連橫無疑也增加了民進黨守住這席的變數,黃守達與黃國書同屬新潮流系,過去也與黃國書在地方共設服務處,自前年就被視為黃國書最有力的接棒人選,但也面臨同選區議員林佳龍嫡系的江肇國挑戰,不論誰出線也都將面臨黨內整合的問題,也因此筆者認為這個選區藍營有可趁之機,同樣也是五五波激戰區,七選區何欣純、八選區江啟臣同樣都將爭取四連任,地方基礎也都相對穩固,一般認為連任機會高,不過有新聞指出綠營有可能讓陳柏惟再到山線八選區當挑戰江啟臣的刺客,但陳柏惟近期受其堂兄之累,加上被罷免時許多作為被放大檢視,選舉能量與上屆相較已大不如前,筆者認為無論對民進黨或是陳柏惟本人來說目前最好的位置還是做名嘴擔任議題狙擊手的角色,民進黨方面應仍以徵召2016以些微差距落敗的議員謝志忠可能性較高。
以上是台中市八個選區的初步分析,podcast也會在近期做更新,下一篇將進行分析的是台南市,也再請舊雨新知多多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