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常聽人家說,在職場上實戰比念了多少書重要,墨守陳規,紙上談兵,終將淪為敗軍之將,當然,筆者完全認同,不過,實戰之餘,補充書本的知識,筆者認為也是不可偏廢的,筆者非常推薦一本已經絕版,到舊書店才買得到的行銷書籍,行銷大師法則--永恆不變22誡,這是筆者四年前剛踏入行銷領域,老闆要求閱讀的書籍,筆者在工作中從這本書也獲益匪淺,接下來就從這本書出發,來探討一些選舉和消費品界的實際案例吧!

 

領先法則,是這本書開宗明義揭示的第一條法則,簡單說就是要當第一個進入消費者心中的市場先驅,我們都知道第一個踏上月球的是阿姆斯壯,但較少人記得同行且緊跟在後踏上月球的艾德林,在總統、縣市長、立委等級的選舉,因為候選人大多是大家所熟知,或至少是該選區選民知道的人物,因此沒有什麼先講先贏的問題,先宣布參選,不會讓你佔到甚麼優勢,但市議員、鄉鎮市長等級的選舉,搶先布局就很重要了,儘管法規規定選前十天才能懸掛競選旗幟,但我們常會在選前一年就能在重要路口或其他醒目位置看到XXX向您問候的看板,尤其是首次參選的新人,提前搶曝光尤其重要,舉例來說,民進黨現在還是很火紅的立委段宜康,他在2001年底首次選上立委,於是他計畫將市議員的名額讓給他的好友兼助理周威佑選,但周威佑當時其實沒有太多的知名度,所以從2002年初開始,筆者就在中正萬華的一些地方看到周威佑--議會小諸葛的看板,且視覺設計沿用段宜康競選的型式,一來提前讓周威佑進入選民心中的候選清單,二來也先給予周威佑這個新產品一個市場定位,最後在2002年底周威佑果然順利取得段宜康的票源,承繼段的席次進入議會,並連任至今。

 

在國內的消費品市場中,許多品類長年盤據第一的品牌,往往都是第一個切入市場,或是第一個大張旗鼓做廣告的品牌,舉例來說,早餐穀物的家樂氏、即溶咖啡的雀巢、食用油的得意的一天、果醬的康寶,儘管這些消費品的進入障礙都不高,後進者要做一樣甚至更好的商品,不是做不到,這些品類不是早期台灣人沒有使用的習慣,就是沒有購買使用商化後的產品的習慣,但因為這些品牌大舉讓人們知道有這樣的商品,並潛移默化建立了大家的使用習慣,儘管也有後進者看中發展中的新藍海,並投入資源搶占市場大餅,但終究很難成為第一品牌,因為在台灣消費者的心目中,這些品類的位置已經先被別的品牌佔據了,想到早餐穀物,就想到家樂氏;想到果醬,就想到康寶。

 

當然,在消費品的世界裡,有時候棒打出頭鳥,第一個搶灘往往死在沙灘上,例如PET的技術其實在國外很早就成熟,但國內包括統一、黑松等大廠卻遲遲不願使用,到民國七十年左右PET飲料才開始廣被國內飲料廠商採用,PET飲料需要投資產線,成功別人可以迅速跟進,失敗就是自己死,搶占這樣的第一其實沒有多大意義,就如同我們現在其實也不會記得第一支有健康認證的茶飲料是哪一支,因為它早已死在沙灘上,搶佔第一,必須用在市場確實有這樣的需求,且這塊市場是一個獨立的品類,即溶咖啡,不論較諸沖煮的咖啡,或是其他沖調飲品,它都是獨立品類,所以最早經營的雀巢有能力守住灘頭堡,屹立不搖,但健康認證的茶飲料與一般茶飲料其實很難切割被獨立看待,因此是誰先做,其實並不重要,主打這樣的訴求也沒有多大意義,搞出名堂人家要投入資源整個壓過去也是辦得到的。

 

這本書的第二條法則,就是類別法則,關於類別與領先法則之間的關係,筆者會在後續的文章裡繼續探討~~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領先法則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yng 的頭像
    pyng

    日劇人生

    py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