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新竹縣市、苗栗縣區域立委共有六個選區,筆者在2015、2019也分別做過各區域的分析,過去選戰的歷史可參考筆者四年、八年前的文章,新竹縣同樣在上屆做了選區調整,由一個選區分割成兩個選區,以基本盤來看新竹市屬淺藍;基隆市、新竹縣一選區、苗栗縣一選區屬深藍;新竹縣二選區、苗栗縣二選區屬超深藍,回顧過去四屆選舉,新竹縣與苗栗縣均未發生過政黨輪替,基隆市政黨輪替過一次,新竹市則已政黨輪替了兩次,民進黨在2016順利攻下基隆市與新竹市,國民黨則在2020將新竹市奪回,本屆選舉蔡適應在去年市長敗選後也放棄立委連任,在藍營已取回基隆執政權加上本來基本盤就有差距的情況下,一般認為藍營順勢拿回基隆立委席次的機會相當濃厚,新竹市的部分是近年第三勢力發展最為興旺的區域,上屆選舉也是非藍綠候選人最接近當選的區域(按:時力高鈺婷獲29%選票),高虹安當選市長是藍白黃整合之下的戰果(時代力量在基隆、苗栗、屏東推出候選人,卻在票源最充足的新竹市棄戰),但本屆若時力仍想維持主體性和影響力,邱顯智勢必要在新竹市參選區域立委,而民眾黨在全台灣遍地開花也是勢在必行,新竹市有可能成為四腳督大亂鬥的情況,但無論情勢如何演變新竹市預料都會是眾所矚目的一級戰區,至於新竹縣與苗栗縣以前兩屆大順風的情況下民進黨尚且無力插旗,本屆翻盤空間不大一般預料仍會是藍營囊中物。
表1:基隆市、新竹縣市、苗栗縣各選區基本盤
選舉人數 | 投票數 | 藍基本盤 | 綠基本盤 | 中間選票 | 藍基本盤 | 綠基本盤 | 中間選票 | |
基隆 | 303,637 | 206,473 | 94,392 | 68,980 | 43,102 | 46% | 33% | 21% |
竹市 | 340,854 | 231,781 | 97,589 | 86,564 | 47,628 | 42% | 37% | 21% |
竹縣1 | 205,119 | 139,481 | 70,758 | 44,197 | 24,526 | 51% | 32% | 18% |
竹縣2 | 215,236 | 146,360 | 75,755 | 47,231 | 23,375 | 52% | 32% | 16% |
苗栗1 | 206,005 | 140,083 | 63,381 | 46,445 | 30,257 | 45% | 33% | 22% |
苗栗2 | 231,819 | 157,637 | 92,747 | 41,775 | 23,115 | 59% | 27% | 15% |
上表是以68%預估投票率的情況估計之結果,基本盤之計算方式podcast已多次說明,就不贅言,除新竹市雙方差距在10%以內外,其他區域藍營都有明顯優勢,甚至苗栗二選區(山線)差距還來到30%以上,可以說藍營是就算分裂都能贏的狀態,新竹縣的選區重劃比較特殊的地方是將首善之區竹北一分為二,主要考量也是竹北在新竹縣的地位特殊,竹北與新竹縣其他鄉鎮無論居民型態與產業條件均有顯著差異,且竹北預期人口仍將持續成長,若將竹北劃歸其中一區,兩個選區人口必將失衡,後續還需要再調整,另外這樣的安排也是有意無意在防堵在竹北市長這個位子上的人坐大,也是增加竹北市長挑戰立委的難度,以新竹縣原本的基本盤無論選區怎麼切綠營都很難取得任何一席,因此就結果來說自然是有利藍營,在基竹苗六個選區當中除了基隆的蔡適應,竹縣一選區的林為洲和苗栗二選區的徐志榮也已確定不競選連任,這三個選區本屆都會是全新的競爭局面,竹市的鄭正鈐與竹縣二選區的林思銘都是上屆才首次當選,本次將競選二連任,至於苗栗一選區的部分較為特殊,現任的陳超明從2012當選至今已三連任,但因為涉入SOGO弊案目前在國民黨也是停權的狀態,不過以苗栗的情況國民黨不論是否直接提名、徵召或報准陳超明參選,陳超明應都會是藍營這方的代表人選,也代表陳超明本屆將挑戰四連任,這個選區若藍營的候選人有爭議或藍營內部有整合不順的情況,以基本盤差距來看民進黨並非無力一搏,但包括上屆立委選舉與去年縣長選舉民進黨都無法有效克服第三勢力的牽制,最後挑戰也都功敗垂成。
表2:基隆市、新竹縣市、苗栗縣歷屆立委選舉藍綠得票
基隆 | 藍得票 | 綠得票 | 藍得票比 | 綠得票比 | 藍總統差 | 綠總統差 |
2008 | 98,926 | 41,709 | 67% | 28% | ||
2012 | 110,196 | 84,487 | 52% | 40% | (18,098) | 4,925 |
2016 | 68,632 | 78,707 | 36% | 41% | 275 | (14,695) |
2020 | 83,689 | 104,082 | 37% | 47% | (15,671) | (10,884) |
竹市 | 藍得票 | 綠得票 | 藍得票比 | 綠得票比 | 藍總統差 | 綠總統差 |
2008 | 99,124 | 62,334 | 60% | 38% | ||
2012 | 121,848 | 95,715 | 52% | 41% | (12,880) | 3,083 |
2016 | 79,951 | 90,642 | 36% | 41% | 8,180 | (22,744) |
2020 | 95,298 | 82,011 | 36% | 31% | (7,427) | (62,263) |
竹縣 | 藍得票 | 綠得票 | 藍得票比 | 綠得票比 | 藍總統差 | 綠總統差 |
2008 | 127,892 | 65% | 0% | |||
2012 | 171,466 | 102,953 | 61% | 36% | (19,331) | 13,212 |
2016 | 93,495 | 85,170 | 36% | 32% | (1,108) | (28,853) |
2020 | 132,662 | 110,937 | 42% | 35% | (21,562) | (41,443) |
苗栗 | 藍得票 | 綠得票 | 藍得票比 | 綠得票比 | 藍總統差 | 綠總統差 |
2008 | 170,987 | 65,810 | 70% | 27% | ||
2012 | 201,760 | 103,201 | 63% | 32% | (4,440) | (3,963) |
2016 | 129,607 | 113,302 | 45% | 40% | 21,828 | (17,159) |
2020 | 164,298 | 107,251 | 51% | 33% | (47) | (39,783) |
註:2008民進黨在新竹縣未提名官方亦未表態支持特定對象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以上四縣市民進黨即使在大順風狀態下區域立委也沒有單獨過半的實力,竹縣與苗栗雙方差距顯著,民進黨的極限大概就在35%左右,也因此選戰策略常會傾向與藍營這方較弱勢的勢力合作,但也因此成為第三勢力攻擊的話柄,發展上可謂腹背受敵,以本屆選舉的空氣解讀民進黨要搶攻竹苗機會不會比前兩屆更好,蔡英文選了三屆總統,在台三線一帶著墨甚深,在總統選舉也大幅縮減了與藍營之間的差距,同樣賴清德在這一塊有辦法拿到多少也是總統選舉勝負的關鍵之一,基隆的部分國民黨連輸兩屆主因是人選和整合問題,加上這兩屆地方執政權都在民進黨,風向又是有利綠營,才能連兩屆逆轉超過10%的基本盤差距,新竹市的部分國民黨鄭正鈐2016和2020得票都是36%,因為第三勢力的影響民進黨這邊上下落差較大,筆者認為時代力量在本屆選舉的走向和定位非常值得觀察,時力本身握有總統參選門票,但拿出來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柯文哲投入總統大選且民眾黨全力尋求擴大版圖的情況下,時力的生存空間也會受到擠壓,論理時力較具知名度者包括黃國昌、邱顯智皆須到區域拚搏拉抬選情,但從去年選舉黃國昌與柯文哲的微妙互動觀察,也不能排除黃國昌會直接進入柯文哲團隊,黃國昌是時力建黨的精神領袖,也是時力真正的靈魂,即使民眾黨號稱柔性政黨,黃珊珊加入民眾黨也沒有代表她退出親民黨,但時力畢竟是在國會還有席次的政黨,時力與民眾黨還是不同的黨團,如果主帥心已不在,時力是否還有再戰的必要就非常值得玩味。
表3:基隆市、新竹縣市、苗栗縣各選區選民年齡與族群結構
20-39歲 | 40-64歲 | 65歲以上 | 客家人口 | 外省人口 | |
基隆 | 30% | 47% | 23% | 10% | 20% |
竹市 | 33% | 49% | 18% | 30% | 18% |
竹縣 | 35% | 48% | 17% | 72% | 7% |
苗栗 | 32% | 46% | 22% | 65% | 5% |
全國TTL | 33% | 47% | 20% | 19% | 13% |
新竹由於竹科的關係吸引了較多青年人口移入,新竹縣的青年人口比例與桃園、台中並列本島最高,基隆、苗栗相對來講就是青年人口流失中的縣市,相對老年人口也較多一些,也因為新竹縣的青年人口在成長,儘管傳統上新竹縣基本盤藍遠大於綠,但林智堅認為在現代選戰操作之下新竹縣市合併他或有機會一搏,才會在前年提出縣市合併第七都的倡議,但這項倡議因人設事意圖太過明顯,筆者認同縣市有進一步整併空間,但仍需做整體國土規劃考量。族群結構部分竹縣與苗栗分居客家人口比例前兩位,客家人口比例均過半,新竹市雖以本省人為主,客家人口仍佔三成,是客家人口比例全國排名第五的縣市,基隆市和新竹市也都有近兩成外省人口,也都明顯高於全國比例。
表4:基隆市、新竹縣市、苗栗縣各選區交通、教育、零售通路相關資料
基隆 | 竹市 | 竹縣1 | 竹縣2 | 苗栗1 | 苗栗2 | 全國 | |
外省選區 | X | X | X | X | X | X | |
客家選區 | X | O | O | O | O | O | |
青年選區 | X | X | O | O | X | X | |
機場 | X | X | X | X | X | X | |
高鐵 | X | X | X | O | O | X | |
國立大學 | 海洋 | 清大 交大 |
聯合 | ||||
好市多 | X | O | X | X | X | X | |
其他賣場 | 愛買*1 | 大潤發*2 愛買*2 |
家樂福*1 | 家樂福*1 大潤發*1 |
|||
CVS店數 | 223 | 324 | 215 | 215 | 123 | 165 | |
人口/店數 | 1,612 | 1,371 | 1,177 | 1,342 | 1,675 | 1,405 | 1,757 |
7+F店數 | 155 | 274 | 153 | 170 | 97 | 127 | |
人口/店數 | 2,319 | 1,621 | 1,653 | 1,698 | 2,124 | 1,825 | 2,123 |
PX店數 | 21 | 20 | 13 | 13 | 10 | 11 | |
人口/店數 | 17,118 | 22,209 | 19,459 | 22,199 | 20,601 | 21,074 | 20,186 |
註1:客家、外省選區定義標準為客家、外省人口比例在20%以上
註2:青年選區定義標準為青年人口比例高於全國
註3:CVS=便利商店;7+F=統一超+全家;PX=全聯
註4:竹縣1選區CVS密度居全國第四高
基隆雖然在表3的外省人口比例為20%,但實為四捨五入進位後的結果,實際數值仍低於20%,因此未納入外省選區,新竹的高鐵坐落於竹北,是位於新竹縣二選區的部分,苗栗的高鐵則是位於苗栗縣一選區的後龍,國立大學的部分基隆有海大,新竹市坐擁清交兩大學府,苗栗的聯合大學則是阿扁當年一縣市一大學政策下的產物,是政府取得一所私立專科學校改制而成,地點位於苗栗市,好市多的部分上述四縣市僅新竹市有一間好市多,由於位處北部的關係,上述四縣市六個選區就算都會化程度較低的苗栗便利商店密度亦高於全國平均,在苗栗的兩個選區當中山線無論大賣場家數或便利商店密度均高於海線,這也與苗栗目前較具成長動能的區域頭份位於山線有關,另外較值得一提的是基隆山城坐擁57間OK門市,也是全國OK店數最多的選區。
表5:2008~2020基隆市、新竹縣市、苗栗縣各選區中間選票流向比
年度 | 藍候選人 | 綠候選人 | 藍得票 | 綠得票 | 藍中間比 | 綠中間比 | 其他 | |
基隆 | 2008 | 謝國樑 | 游祥耀 | 98,926 | 41,709 | |||
2012 | 謝國樑 | 林右昌 | 110,196 | 84,487 | 32% | 31% | 37% | |
2016 | 郝龍斌 | 蔡適應 | 68,632 | 78,707 | ||||
2020 | 宋瑋莉 | 蔡適應 | 83,689 | 104,082 | ||||
竹市 | 2008 | 呂學樟 | 鄭宏輝 | 99,124 | 62,334 | |||
2012 | 呂學樟 | 張學舜 | 121,848 | 95,715 | 49% | 19% | 32% | |
2016 | 鄭正鈐 | 柯建銘 | 79,951 | 90,642 | ||||
2020 | 鄭正鈐 | 鄭宏輝 | 95,298 | 82,011 | ||||
竹縣1 | 2008 | 邱鏡淳 | 127,892 | |||||
2012 | 徐欣瑩 | 彭紹瑾 | 171,466 | 102,953 | ||||
2016 | 林為洲 | 鄭永金 | 93,495 | 85,170 | ||||
2020 | 林為洲 | 周江杰 | 74,087 | 54,862 | 9% | 28% | 63% | |
竹縣2 | 2008 | |||||||
2012 | ||||||||
2016 | ||||||||
2020 | 林思銘 | 鄭朝方 | 58,575 | 56,075 | ||||
苗栗1 | 2008 | 李乙廷 | 杜文卿 | 64,817 | 46,905 | |||
2012 | 陳超明 | 杜文卿 | 82,902 | 56,179 | 48% | 24% | 28% | |
2016 | 陳超明 | 杜文卿 | 56,373 | 47,837 | ||||
2020 | 陳超明 | 羅貴星 | 73,154 | 56,622 | 23% | 24% | 53% | |
苗栗2 | 2008 | 詹運喜 | 106,170 | 18,905 | ||||
2012 | 徐耀昌 | 楊長鎮 | 118,858 | 47,022 | 76% | 15% | 9% | |
2016 | 徐志榮 | 吳宜臻 | 73,234 | 65,465 | ||||
2020 | 徐志榮 | 徐定禎 | 91,144 | 50,629 |
註:2008苗栗二選區國民黨開放徐耀昌、何智輝兩人參選,藍得票為兩人得票加總
新竹縣因為選區重劃的關係,前三屆的中間選票流向均無數值可供參考,各區域的選情方面基隆市民進黨初選結果已出爐,最終三位現任議員的戰爭由張秉鈞勝出,太陽花學運出身的張之豪則敬陪末座,張秉鈞的父親張錦煌過去也是基隆市議員,可以說也是政二代,張的知名度尚待提升,這次初選民進黨三位議員的支持度也都未超過兩成,要保住這席立委難度很高,國民黨方面目前尚未進行初選,兩位表態的競爭者也都是現任的議員,其中林沛祥是前立委徐少萍的兒子,何淑萍也是資深議員,兩人無論家族勢力或從政經驗均較張秉鈞深厚,只要藍營整合順利要繼謝國樑奪回市長後重奪基隆立委席次應不困難。新竹市的部分民進黨因為上屆鄭宏輝得票率低於42.5%,也讓新竹市被民進黨列為艱困選區,候選人產生方式將由主席直接徵召,目前呼聲較高的人選為前議員李妍慧,李妍慧去年未參加議員選舉,直指本屆立委選舉的目標也十分明確,雖然李妍慧目前也才46歲,但已當過五屆議員,李妍慧初入政壇是以台聯的身分參選,2007退出台聯以無黨身分在新竹走跳,直到2016才加入民進黨,也因為李妍慧與柯建銘系統較無淵源,相對因為林智堅的負面影響也較無牽連,對民進黨目前來說也是比較合適的立委候選人,國民黨方面無意外將由鄭正鈐競選連任,以鄭連續兩屆的得票率僵固性來看,勝負的關鍵仍是看第三勢力的發揮狀況,邱顯智拓票能力有限,如果黃國昌選舉過程又一直跟柯文哲眉來眼去,甚至最後關頭大動作投向柯陣營,對時力選情自然有影響,也會讓邱顯智被邊緣化,對李妍慧反而是有利的,民眾黨在新竹市是執政黨,立委推人選也是勢在必行,但高虹安在選舉中的態度也不是沒有倒向藍營的可能,畢竟高虹安的當選是藍白默契下的結果,不讓綠營拿走立委是最高指導原則,也較有利高自己的連任。
新竹縣、苗栗縣的四個選區由於上屆民進黨得票均未滿42.5%,也都將以徵召方式決定人選,其實以上屆得票狀況來說四位選將周江杰、鄭朝方、羅貴星、徐定禎都選得不差,其中鄭朝方去年剛當選竹北市長,民進黨在竹縣二選區勢必需要另覓人選,苗栗徐定禎在去年縣長落敗後也已表態無意再戰立委,近期由於蔡培慧選上南投立委,徐定禎也獲安排接替蔡培慧行政院中辦執行長的職位,周江杰則是在前波內閣改組入閣擔任客委會副主委的工作,個人目前參選意願亦不高,換言之民進黨本屆在竹苗地區有可能都是推出新面孔,也有可能在民進黨外尋求結盟對象,已退出時力的現任議員曾玟學也是被點名徵召的人選之一,民進黨本屆要在竹苗有斬獲的機會不高,確認人選的時程也會較晚一些,國民黨方面新竹縣已確定由回鍋的徐欣瑩接替林為洲參選一選區,另二選區由林思銘競選連任,值得一提的是2014國民黨敗選後時任新竹縣立委的徐欣瑩向國民黨開了第一槍大動作退黨,出走籌組具宗教性質的民國黨,也在2016總統大選擔任宋楚瑜的副手,民國黨歷經兩屆立委選舉均無斬獲也在上屆選後悄悄熄燈,徐欣瑩此番再度回歸國民黨,也讓人有早知如此何必當初之嘆,是否風向變了,當初嫌臭的國民黨這回又變得真香了,只有徐欣瑩本人自己知道,苗栗的兩個選區海線筆者認為儘管陳超明仍是停權狀態,其代表藍營可能性仍非常高,山線的部分徐志榮表態不選連任,前縣長徐耀昌也已表態要回來選這席立委,另外尚有苗栗市長邱鎮軍競爭初選,不過邱鎮軍過去也曾受徐耀昌提攜,據媒體報導邱鎮軍也是在確認徐耀昌無意願的情況下才登記初選,因此這個選區國民黨的初選劇情也有些撲朔迷離,苗栗的政壇講究派系人和,徐耀昌畢竟是大老,也有可能後續的發展兩人中會協調出人選不需初選,第三勢力部分在竹苗只有攪局實力沒有當選能力,且以本屆的情況來說插旗的空間也極為有限。
以上是基隆市、新竹縣市、苗栗縣六個選區的初步分析,podcast也會在近期做更新,下一篇將進行分析的是中台灣非六都區域(彰投)的綜合分析,也再請舊雨新知多多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