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綠高牆倒下」的圖片搜尋結果

之前看姚人多的文章提到,在台灣,如陳水扁,謝長廷這些選舉戰場上的沙場老將,都認為台灣選民的分布是呈現雙峰分配。

台灣因為許多特殊的歷史因素,選民結構不像西方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單峰結構,即中間選民多,極端選民較少的狀態,相反的是呈現中間選民少,藍綠兩邊各據山頭的局面,因此選戰的打法就是先討好己方選民,鞏固基本盤,再求往中間靠攏,長此以往也造就了藍綠對立的社會,2014柯文哲可以說一定程度的顛覆了這個現象,但不可否認的,基本盤這種東西仍是存在,若翻開歷屆選舉的開票結果,細看到各里的得票數,會發現在不同次的選舉,同一政黨不同候選人在同一里的得票仍會呈現近似的結果,例如2008的立委選舉和2010台北市長選舉,國民黨各選區立委候選人與郝龍斌在大多數里的得票差距都相當微小,這說明了選民在進行選擇時仍會有一定程度的僵固性,以下筆者分篇進行各選區的選情分析時,會將各區的選民區分成三類:藍營基本盤、綠營基本盤、中間選民,基本盤就是鐵桿藍或鐵桿綠,含血含恨含淚都會出來投給自己支持的一方,中間選民並非完全中立無立場,淺藍、淺綠都包含在內,有些人不一定出來投票,但只要投票就只投藍(或只投綠),這類都算在中間選民裡,只要會有所搖擺,都是中間選民的範疇。


筆者基本盤的估計,是取08、10、12、14等最近四次立委與市長選舉,各立委選區中各里兩大政黨候選人的得票,取四次中的最低值加總,大致上國民黨幾乎就是本屆市長選舉的結果,民進黨則是08年立委選舉,這兩次選舉分別是兩黨最低谷的時刻,在這兩次選舉仍不離不棄的選民作為基本盤的輪廓,應該是相當合理的估計標準。


中間選民的估計,則是以各里人口乘上預估投票率(註),再減去藍綠基本盤即可得之,最後推算兩組估票結果,估計A是基本盤最大化的估計值,這個數值僅供參考,因為基本盤最大化須隱含兩個假設:

1.藍綠對決氣氛強烈

2.雙方候選人條件相當

但基本上第二個條件就很難符合,所以僅供參考,另外基本盤最大化的理論依據在於:

1.藍綠對決激烈,淺藍淺綠即各自歸隊。

2.社區的氣氛會影響中間選民的投票,區域內藍色支持者較多中間選民投藍意願會提高,反之亦然。

基本盤最大化即取每個里內藍綠基本盤比,將中間選民以該比例做分配得出最終值加總。


估計B才是筆者真正的預估數值,會先求2012上屆選舉各候選人在中間選民中的得票比,再依據候選人是否競選連任,是否在地,形象是否有爭議,以及社會氛圍有利哪方進行加減微調,由於距離選舉還有一年多的時間,許多候選人還未完全確定,因此僅先以筆者假定之候選人進行估計,若事後有變化再進行調整。


本部落格僅筆者個人依業餘興趣做分析,非嚴謹學術研究且無意影響選舉結果,特此聲明。


註:2016立委與總統維持併選機會高,一來主流民意傾向如此,二來對執政黨來說也非全無好處,延續去年選舉青年投票意願提高,估計明年投票率會高於2012,但是否高於2008則較難肯定,故以2004、2008、2012三次總統選舉投票率依各行政區平均估計之。

 

(照片來源:自由時報、台灣民主季刊)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2016立委選舉 基本盤
    全站熱搜

    py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