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文山議員應選13席,本區傳統上是深藍大票倉,1994首屆市長民選這兩個行政區就是趙少康唯二贏過陳水扁的區域,也因為席次多,本區也是新人較易冒出頭的選區,上屆新人更是高達六位(羅智強、鍾沛君、苗博雅、林穎孟、李柏毅、耿葳),其中羅智強更拿下超過四萬票,一舉攻下本區第一高票(得票數勝過港湖高嘉瑜,但得票率低於高嘉瑜),也是相當不講武德,文山南中正的現任立委賴士葆下屆也不會再連任,因此本區有志更上一層樓者同樣也會將議員選舉視作立委初選的前哨戰,羅智強可說是藍營目前最活躍的政治人物之一,雖說其誇口要選總統、市長,但明眼人皆知他還不夠重,這席立委可能才是他短期內的真正目標,但連系的徐弘庭也是磨刀霍霍,上屆也有出來和賴士葆在初選作競爭,另外2016曾以無黨身分獲民進黨禮讓加入彩虹戰隊的李慶元也未嘗不想再戰,再來上屆出線的新生代本屆是否能夠連任,都是本區觀戰的焦點。
以去年一月總統大選結果重新估算,大安文山的基本盤約是藍50:綠32:中間18,藍綠雙方約有近六萬票的差距,過去兩屆都是維持藍8綠5的席次分布,2014民進黨靠柯文哲carry加上配票成功首次五席全上,上屆民進黨本身掉到三席,但加上苗博雅和林穎孟讓偏綠政營還是勉強維持住五席,當然這當中也有幸運的成分,除了羅智強不講武德票衝太高,國民黨還有一位初選落敗的王致雅脫黨參選,再加上新黨陳彥伯、無黨李慶元,國民黨提名八席但實質上有11人搶食偏藍選票,比較基本盤的部分,筆者還未將李慶元和王致雅的部分加入藍營議員得票,票數就已經高過基本盤11,000票(甚至超過韓國瑜的得票),反觀綠營這邊縱使加上苗博雅和林穎孟,總得票也是比基本盤少了近七千票,因此綠營上屆在本區可以說是選到崩盤,本屆在苗博雅、林穎孟還會選連任的情況下也相當考驗民進黨的提名智慧,本屆議員選舉就是吳怡農最好的一塊試金石,也是給綠營支持者一個審視吳怡農是否為過度包裝的現代綠營馬英九的機會。
表1:大安文山各次分區基本盤與2018議員得票比較
行政區 | 次分區 | 藍基本盤 | 藍百分比 | 藍議員 | 綠基本盤 | 綠百分比 | 綠議員 | 游離票 | 中間百分比 |
大安 | 新生 | 9,476 | 48% | 9,809 | 6,350 | 32% | 6,415 | 4,056 | 20% |
敦南 | 10,521 | 47% | 11,360 | 6,840 | 31% | 6,427 | 4,976 | 22% | |
和平 | 13,969 | 46% | 14,860 | 9,947 | 33% | 9,497 | 6,495 | 21% | |
瑞安 | 12,924 | 51% | 13,948 | 7,813 | 31% | 7,489 | 4,613 | 18% | |
安和 | 13,521 | 47% | 15,553 | 9,351 | 33% | 8,839 | 5,802 | 20% | |
學府 | 7,875 | 48% | 8,368 | 5,467 | 34% | 5,260 | 2,959 | 18% | |
臥龍 | 12,930 | 52% | 14,272 | 7,617 | 31% | 7,022 | 4,157 | 17% | |
文山 | 景美 | 19,977 | 51% | 20,705 | 12,520 | 32% | 12,379 | 6,451 | 17% |
興隆 | 20,128 | 55% | 22,098 | 10,958 | 30% | 9,868 | 5,607 | 15% | |
萬芳 | 6,373 | 52% | 6,504 | 3,714 | 30% | 3,272 | 2,157 | 18% | |
木柵 | 26,184 | 51% | 27,786 | 15,735 | 31% | 13,706 | 8,943 | 18% | |
二格山 | 5,529 | 48% | 5,402 | 3,951 | 34% | 3,423 | 2,132 | 18% | |
合計 | 159,405 | 50% | 170,665 | 100,264 | 32% | 93,597 | 58,349 | 18% |
註1:新黨陳彥伯列入藍議員計算;李慶元、王致雅未列入
註2:林穎孟、苗博雅列入綠議員計算
註3:游離票是以68%投票率估算,扣除藍綠基本盤之選票數
表2:大安文山議員承繼關係一覽表
表3:大安文山各黨席次消長表
國民黨 | 民進黨 | 新黨 | 親民黨 | 時力 | 社民 | 無 | 合計 | |
1994 | 5 | 3 | 3 | 11 | ||||
1998 | 4 | 3 | 4 | 11 | ||||
2002 | 4 | 2 | 2 | 1 | 2 | 11 | ||
2006 | 6 | 3 | 1 | 1 | 11 | |||
2010 | 8 | 4 | 1 | 13 | ||||
2014 | 7 | 5 | 1 | 13 | ||||
2018 | 7 | 3 | 1 | 1 | 1 | 13 |
上屆筆者的預測是認為苗博雅與林穎孟都是競爭同一池選票,兩人中應該只能當選一位,以林穎孟機會較大,結果兩人雙雙當選,民進黨方面則是較筆者預估多掉一席,但短短四年的時間第三勢力的版圖也是經歷了一番滄海桑田,苗博雅所屬的社民黨(又或綠社盟)實已沒有在運作,部分成員可能轉戰綠黨繼續以一個理想性的中性小黨在選舉中努力,但苗博雅本人論述能力極強,聲量也維持得不錯,有沒有社民黨的外衣對她而言其實沒差,個人是看好她的連任空間的,反倒林穎孟除了經歷時力家變退黨風波,本人也捲入助理集體指控慣老闆的爭議,筆者認為這對她在年輕族群心中的形象殺傷力非常大,畢竟不是單一助理做出這樣的指控,而是幾乎全辦公室的助理,在昶系的三位議員當中林穎孟的選情應該是最危險的,若本屆民進黨仍提滿五席,幾可斷定林穎孟應無法連任。
民進黨方面上屆筆者認為最有可能掉出榜外的是簡舒培,原因是簡舒培首屆議員任內表現出的論述能力和她的師父徐佳青有差距,且競爭年輕或女性選票又會遭到林穎孟、苗博雅夾擊,但簡舒培不僅順利連任,這一屆的任內表現出的火力應該也堪稱民進黨本屆議員之冠,聲量高也是親綠政論節目邀請的常客,民進黨未來四年在台北市繼續在野的可能性很大,簡舒培也會是民進黨在市議會不可或缺的重要戰力,兩年後挑戰文山南中正的立委也未嘗不可能,畢竟這個選區民進黨還沒有自己人出來認真選過(阮昭雄選過兩次,但都是墊檔性質),上屆民進黨落馬的兩人都是資深議員,其中周柏雅甚至過去已連任七屆,是民進黨之前最資深的議員,當得太久應該就是他落馬的主因,本屆他再出來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若民進黨仍維持五席提名,就會有兩席新人的空間,雖然民進黨與林昶佐間有一定合作默契,但在林穎孟選情較黯淡的情況下民進黨特別保她這席減少提名的可能性不大,提五席搶四席,外加苗博雅能自力當選,應該就是對民進黨來說可以稱做勝利的結果。
國民黨方面由於是票倉,每屆都有參選爆炸的情況,本區藍營除了議長陳錦祥是本土派,其餘議員也幾乎都是外省背景,上屆國民黨提名八席有四位是新人,包括李新的兒子李柏毅、厲耿桂芳的姪女耿葳都順利接棒,羅智強與鍾沛君則都是馬系背景,李柏毅上屆也拿到本區第二高票,但多少有因為李新自殺身亡的同情票成分,李柏毅曾被呱吉邱威傑點名"看到他出席就代表當天國民黨甲級動員",本屆李柏毅能拿多少票也很值得觀察,如本篇開頭所述,賴士葆即將空出的立委席次,對於本區尤其藍營議員來說非常的香,羅智強嘴巴說的是市長,但他也知道自己不是蔣萬安的對手,選總統更是講爽的,實質上立委才是他最有機會搶的位子,連系的徐弘庭也非省油的燈,或許議員選舉徐弘庭難壓得過羅智強,但國民黨立委初選除了民調也還有黨員投票,屆時兩強相爭精彩可期,本區議員藍營保底八席,在李慶元重投新黨的情況下新黨有可能在本區提名兩席,再加上民眾黨可能提名劉文雄的子女參選,藍營這方可能還是11搶8的局面,國民黨的策略應該還是維持提名八席,能選上七席也就是成功的操盤了。
最後是民眾黨的部分,如前所述民眾黨可能提名的人選有前親民黨立委劉文雄的兒子劉瀛仁或女兒劉語合,以及去年曾代表民眾黨參選立委的張幸松,筆者認為民眾黨在明年的選舉台北市議員的部分應該會六區聯合作戰,所以在候選人的選擇上會講求調性和諧,最好都是30出頭的年輕人也較符合民眾黨調性,若依此思考邏輯張幸松出線的機會就較低,當然張曾是民進黨員的背景讓他去年被民眾黨相中參選立委,但現在民眾黨搶票的重點應該還是在淺藍與中間選票的部分,民進黨的背景"這個已經沒有用了!"只是民眾黨目前的名單親民黨味太濃,也會是一個問題,依目前局勢和本區生態,民眾黨確實有搶一席的空間,縱使劉文雄的子女知名度不高,依然有機會在中間與淺藍族群中圈出一塊選票順利當選。
表4:大安文山現任議員各次分區得票離散程度
議員 | 得票率 | 標準差 |
李慶元 | 4.43% | 2.98% |
陳錦祥 | 4.73% | 2.53% |
羅智強 | 13.69% | 2.00% |
李柏毅 | 10.03% | 1.93% |
徐弘庭 | 7.40% | 1.88% |
鍾沛君 | 6.47% | 1.33% |
王欣儀 | 4.06% | 1.11% |
簡舒培 | 6.05% | 1.04% |
王閔生 | 4.39% | 0.98% |
耿葳 | 5.77% | 0.95% |
阮昭雄 | 3.98% | 0.74% |
苗博雅 | 6.28% | 0.63% |
林穎孟 | 4.06% | 0.51% |
註:空軍型與陸軍型議員分野,筆者以標準差2%為標準
大安文山與前一篇的中正萬華也是很明顯的對比,對照表1可以發現本區的各次分區之間基本盤差異不大,都是深藍,也因此本區較少專攻特定區域的陸軍型議員,只有李慶元(重心在文山區指南宮一帶)和議長陳錦祥(重心在大安區臨江、通化夜市一帶)有明顯票倉,其他11位議員得票都算平均(這11人的年齡當時也都在50歲以下,而兩位陸軍型議員年齡都超過50歲),甚至標準差在1%以下的議員還高達五位,苗博雅和林穎孟不意外的是本區得票最平均的議員,上屆三位代表時力當選的昶系議員也都分別是其選區中得票最平均者,很明顯她們都是依靠空戰當選,也因此筆者認為林穎孟在失去年輕人好感度的情況下要連任機會可以說是渺茫。
綜觀以上分析,由於上屆本區剛經歷一波新陳代謝換血,多數議員也都還算年輕,現任議員應都會爭取連任,本次議員選舉也是賴士葆的立委席次前哨卡位戰,有意角逐者都會盡力衝高個人得票,上屆藍綠雙方落馬的都是資深議員,應該都不會爭取再戰,提名機會可能讓給新人,現任者較可能跌出榜外的是林穎孟和李柏毅,民進黨若無法自身拿回第四席就是失敗,苗博雅、李慶元都有機會突圍,而民眾黨的提名較可能捨張幸松在橘二代當中取材。
※受限篇幅僅擷取部分研究數據,若候選人對本站分析內容感興趣,歡迎私訊討論。
FB:日劇人生選舉研究所
PODCAST:日劇人生選舉研究所
延伸閱讀:2018台北市議員選舉(大安文山)
(照片來源:風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