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長選舉現任劉增應自行宣布當選- 政治- 自由時報電子報

連江縣長劉增應目前也是兩任屆滿的狀態,因此本次選舉也將是全新的局面,目前已浮出檯面的接棒人選是副縣長王忠銘,是否有其他在地人士相爭目前尚不明朗,民進黨方面去年立委選舉曾任發言人的青年李問自願前往連江參選,也拿到12%選票,選後也持續留在馬祖耕耘,並正式在連江縣成立黨部擔任主委,筆者認為若李問真要長期經營馬祖,明年選舉應參選議員而非縣長,因此民進黨方面是否會有人選亦猶未可知。

連江縣.PNG

以去年一月總統大選結果重新估算,連江的基本盤約是藍76:綠12:中間12,結構與金門相近,藍營有壓倒性優勢,但也與金門相同的是,蔡英文三次總統大選的得票亦有顯著增長,雖然馬祖對民進黨而言是沙漠中的沙漠(一直到去年才成立黨部),也未曾在縣長、議員選舉推派過人選,但也如前文所述,雖然短期內的發展看不到曙光,若李問真有心耕耘,至少議員層級的選舉兩屆之內應有開花結果可能。

 

表:2001~2020連江縣單一席次選舉

KMT 票數 選舉 DPP 票數
劉立群 2,019 2001縣長    
曹爾忠 1,986 2001立委    
連    戰 4,060 2004總統 陳水扁 248
    2004立委 林火孟 196
    2005縣長    
曹爾忠 2,182 2008立委 曹成悌 142
馬英九 4,329 2008總統 謝長廷 220
國民黨 5,404 2009縣長    
曹爾忠 2,361 2012立委    
馬英九 4,507 2012總統 蔡英文 418
國民黨 6,619 2014縣長    
陳雪生 2,927 2016立委    
朱立倫 3,065 2016總統 蔡英文 739
劉增應 4,861 2018縣長    
陳雪生 2,938 2020立委 李    問 706
韓國瑜 4,776 2020總統 蔡英文 1,226

 

註1:2001、2005縣長由親民黨陳雪生當選(2005國民黨未提名)

註2:2009、2014縣長國民黨均開放楊綏生、劉增應兩人參選

註3:2001立委選舉由親民黨曹原彰當選

註4:2004立委選舉由無黨曹爾忠當選,擊敗親民黨曹原彰

註5:2012立委選舉由無黨陳雪生當選,擊敗國民黨曹爾忠

 

同前文金門的分析,2004~2008期間泛藍三黨因為共同的敵人陳水扁而你儂我儂,連江縣的部分國民黨也都禮讓給親民黨參選,但也和金門相同的是,連江縣也並非高舉正藍軍大旗就會當選,2004曹爾忠就以無黨身分打敗泛藍共推的親民黨曹原彰,2012陳雪生又以無黨身分打敗了國民黨的曹爾忠,曹爾忠、陳雪生也都曾以不同黨籍身分參選過,因此在金馬黨籍不是問題,候選人的個人實力和宗親支持才是選戰的勝負關鍵。

 

王忠銘.jpg 

副縣長王忠銘是事務官出身,也曾任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對推展地方觀光事務具一定經驗,若能獲得地方宗親支持應是相當有力的接棒人選,連江縣歷屆縣長選舉參選情況不若金門熱絡,1993首次開放民選甚至還是同額競選,上屆選舉也是劉增應一枝獨秀,另外三位參選者並未給劉帶來太大威脅,選情較為單純。

 

輸得光榮!李問一戰成名民進黨在馬祖寫下總統、立委得票新高-風傳媒

李問原是民進黨青年幕僚,也曾任民進黨發言人,若繼續在民進黨中央發展也非常有機會持續在黨府院各單位歷練,前途看好,憑良心說民進黨對金馬地區一直都是放棄的狀態,畢竟金馬的人口比例太低,對大選沒有影響,立委兩席也是直接放推,蔡英文去年在金馬都拿到兩成左右選票,因金門未推派候選人,因此馬祖的得票也應與李問有在此參選立委無關,但李問願意在此地耕耘,也是一種明知不可為而為的勇氣,也可看出此人有一定的理想性,如前所述,若李問真有心長期經營,明年選舉的定位應該是在南竿參選議員而非選縣長,李問去年立委的得票是706票,其中459票來自南竿,南竿在馬祖四鄉中人口最多,李問在此的得票率也最高,2018南竿鄉議員是七取五,最低當選得票數是572票,李問若能在這兩年內持續多爭取到200位南竿鄉親支持就有機會前進議會,對民進黨來說也是相當重要的突破。

 

如經濟學人報導,台灣現在站在世界的中心,也是站在歷史的轉戾點,台灣不可能永遠維持現狀,終有一天必須面對統一或獨立的問題(現實的是台灣未必能自行選擇),倘若最終的結果是獨立,台灣成為一個真正的國家,金馬要跟台灣?還是跟中國?這也是一個頗堪玩味的問題,金馬自古就屬中國,金門還曾在鄭氏王朝時代短暫與台灣同一國,馬祖與台灣的連結性更低,早期美軍顧問就曾希望蔣介石放棄金馬,筆者也曾聽過一個說法蔣介石不願放棄的原因是希望台灣政權保有與中國的連結(畢竟台澎自古就不屬中國),事實上許多金馬地區的人民在自我認同上也不認為自己是台灣人,因此若然台灣有幸能成為一個被國際認可的國家,我們也應尊重金馬地區人們的選擇,但也希望島上居民不要為了左右逢源選擇台灣。

 

縣市長選舉分析的部分到此篇暫告一段落,後續將分析北市六個議員選區本屆選舉的狀況,預計七月會再回到縣市長的戰場,進行第二輪分析。

 

FB:日劇人生選舉研究所

PODCAST:日劇人生選舉研究所

 

(照片來源:自由時報、ETtoday、風傳媒)

arrow
arrow

    py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