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韓過關!超過93萬票要韓國瑜下台,陳其邁可望返鄉投身補選-風傳媒

原本預測罷免案是低空飛過,結果硬是比我預期的還多了33萬票,而且票數硬是比韓國瑜當選的得票還高,就是整個蓋火鍋了,我是覺得韓國瑜真的沒什麼好說的,至於後續一些小白認為罷免很簡單,要來反罷免,也真的太沒有sense了,我認為在現行門檻下,韓國瑜可能是前無古人,後也無來者了,首先要知道非全國性的大選,以立委或縣市長的補選來說,投票率都只有30%左右,尤其是中南部,越往南可能會越低,因為北漂回去一趟的成本都蠻高的,一般補選是藍綠都有參與,投票率還只有30%左右,這次在明顯藍的都不會來投的情況下還有42%,就知道這是多恐怖的投票率,台灣人雖然熱衷政治,但近年投票率也是越來越低,要特別出來投你一票罷免,也真的是要很討厭你才做得到,深藍族群以為抓深綠的民代出來罷免會過,是太小看”出門投票”的機會成本,以罷免的制度來說,從五年前公民團體陸續操作割闌尾社會實驗的結果,罷免制度下要過第一關1%連署還算做得到,最難的天險在第二關10%,且第一關提出後第二關有限時完成,當年割闌尾除了蔡正元,也同時有在連署好幾位藍委,但另外也只有蔡錦隆有過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就離門檻差很遠,所以我認為黃捷、陳柏惟這幾位的罷免案,頂多也只能到第一階段。

 

韓國瑜被罷免之後的個人發展,我是抱持悲觀的看法,韓國瑜就是台灣政壇的一顆流星,他影響力的巔峰就是在去年三月的立委補選,一度差點carry謝龍介和鄭世維攻下深綠選區,尤其台南二選區堪稱全台最綠,攻下來真的是直接鑽入敵人的心臟了,但也因為這場選戰最後功虧一簣,民進黨氣勢止跌回升,韓國瑜後來雖然還是以一定程度差距贏得國民黨總統初選,但整體來說韓國瑜選總統的氣勢是和他選市長時有差距的,政治和商場一樣,都是很現實的遊戲,你有影響力,大家都要來蹭你,反之大家也懶得理你,韓國瑜縱然仍有一定數量的鐵粉,但這些鐵粉多數年齡和族群輪廓都相似,也有侷限性,換言之韓粉之後只會更少、不會增加,其能量已不足以支撐作為一個票房保證的政治明星,或許有人會說國民黨現在還是找不到其他能撐場的太陽,但能carry友軍,給其他人帶來人氣的那個人,已經不會是韓國瑜,基本上我是認為韓國瑜的奇幻之旅,已經到了盡頭了。

 

若韓國瑜反悔提罷免無效之訴? 陳其邁:我相信他說的是真的

後續的政治發展,儘管陳其邁補選勝出也是十拿九穩,但值得關注的還是藍白之間、甚至白黃之間的競合關係,如前一篇文章所述,藍白在這一局沒有合的利基點,沒有勝算,合作不論推哪一方的人,另一方都沒有好處,國民黨貴為第二大黨,縱然穩輸也沒有不推人的理由,台民黨也沒必要放棄練兵的機會,民進黨雖然年初選舉大獲全勝,眼看又將拿回高雄這一都,但也不是沒有隱憂,年初這仗政黨票得票率只拿到三成出頭,也代表過去幾年一直被第三勢力背刺而大量流失年輕選票,我這樣說或許有些人不會同意,但第三勢力在2014~2016年間確實是吸著綠營的奶水茁壯,第三勢力近幾年的發展,也逐漸演化成三種主要類型的政治人物:第一種以黃國昌為代表,靠打民進黨這個沙包謀取政治紅利;第二種以邱顯智為代表,本來就與綠營無淵源,是真正中立的理想主義者;第三種以林昶佐為代表,政治理想本來就與綠營接近,也保持親綠。目前來看第一和第二種類型算是合流,也在第三勢力中保有主導權,第三種類型已有部分被民進黨收編,未來兩年民進黨必須穩穩拉住這些親綠的第三勢力,並讓邱顯智這類真正中立的理想主義者不至於站到自己的對立面,所以我很反對民進黨鷹派非我族類就打的戰法,要讓時力成為牽制台民黨的力量,而不是與民進黨對幹的力量,一旦柯文哲無法吃下全部中間選票的那25%,他就會轉頭去吃藍營的那40%,藍白若在2022合,或許會給民進黨很大的壓力,也會讓2022這仗呈現五五波之勢,但對於2024而言藍白太早合絕對是利空,國民黨不可能幫柯文哲抬轎,但若柯文哲進來國民黨,也會流失原本的中間選票,兩邊都必須謹慎下這一盤棋,2022看起來民進黨佔不到穩定優勢,但2024鄭文燦應該目前還是在領先位置。

 

補充:

至於有人說鄭文燦和賴清德會不會分裂,別傻了!民進黨傳統從來都是鬥輸的人自己出去,當年許信良也不是小咖,也是前黨主席兼美麗島系龍頭,輸給阿扁脫黨也沒人跟著他走,甚至他一手拉拔進中常委的邱議瑩還直接靠向阿扁,蘇貞昌就是看清這一點才沒離開,也才能重新在政治生命末期當回閣揆,賴清德如果輸給鄭文燦而離開,就算他曾是高人氣的賴神,一樣也不會有人跟他走,無法左右大局。

 

(照片來源: 風傳媒、鏡週刊)

arrow
arrow

    py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