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本區編號是第四選區,但其實本區才是台南新增出來的選區,所以沒有現任立委,範圍是五選區分出來的永康和二選區分出來的新市、新化,人口主要集中在永康,兩位對戰的候選人都是現任永康區的議員,分別是民進黨林宜瑾和國民黨林燕祝。
KMT | 票數 | 選舉 | DPP | 票數 |
國民黨 | 54,697 | 2008立委 | 民進黨 | 60,978 |
國民黨 | 71,400 | 2012立委 | 民進黨 | 95,004 |
國民黨 | 39,278 | 2016立委 | 民進黨 | 112,301 |
高思博 | 51,517 | 2018市長 | 黃偉哲 | 54,943 |
儘管過去台南縣治所在是新營,但永康因為位置剛好在市區和南科中間,也讓永康成為過去20年來台南發展最快速的地方,也是整個大台南人口最多的行政區,翻開過去歷屆選舉的結果,永康藍綠雙方消長變化的幅度也較大,民進黨有可能贏很多,也有可能五五波,主要還是看那屆選舉的風向和人選而定,至於新市則是較深綠,而新化則是可以算淺綠的區域。
以2004總統大選的得票來看,藍綠比例是41:59,民進黨也有一定程度的優勢。
林宜瑾從台南縣時代開始也已連任六屆議員,本屆林宜瑾的得票並不算高,但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林宜瑾的助理林易瑩跳槽時力並在同區參選,多少會分走部分林宜瑾的選票,二是前面提過的台南本屆議員選區有大幅調整,原本的議員選區還包含新市,少了新市也會影響議員備戰,得票也會重新洗牌,若是回頭看2014的得票,林宜瑾也曾拿過選區最高票,在永康新市區的基層實力也是相當扎實,林宜瑾在黨內屬新潮流系,也是賴清德嫡系的議員,目前也是民進黨台南市議會的總召,在去年底的議長選舉雖然林宜瑾不是民進黨推派的正副議長人選,但也在這場戰役中與郭信良數度駁火,郭信良雖已退黨,但蔡英文也邀請他出任台南後援會總會長,爭取最大團結,弭平爭端不要讓裂痕擴大影響大選的用意不言可喻,儘管綠營在台南新系與非新系間的矛盾預料在未來的兩三年內仍會持續,但在抗中保台的大旗之下,在這次大選中雙方仍須維持表面的平和,林宜瑾其實2012和2016都有意參選立委,但前面缺都已經被現任卡住,這次終於因為台南多一席,新劃出的選區又剛好是林宜瑾的議員選區而如願取得參賽門票(選區重劃有很多種劃法,新選區劃分是賴清德當行政院長時所規劃,也不能排除是為林宜瑾因人設事。)儘管是全新的局面,國民黨方面也有強棒,但基本盤民進黨仍有優勢,且風向已轉為對民進黨有利,到本區應該都還是民進黨握有絕對優勢,國民黨在台南的突破機會是在後面兩區。
國民黨提名的林燕祝也是去年在永康拿到第一高票的議員,到去年為止也已連任三屆議員,在藍營沙漠的台南能堅持掛車輪黨參選且當選也實屬不易,但林燕祝過去問政有在網路流傳成為新聞亮點的事蹟也不少,最經典的莫過於年初"有個團體叫做NGO"的發言,實在令人哭笑不得,在議員選舉中因為藍營提名少,選票易集中,衝高得票不難,到了大型的全國大選,林燕祝不容易討得到好。
2020 | 林燕祝 | 林宜瑾 | 其他 |
基本盤 | 41,297 | 60,978 | |
中間選票 | 18,854 | 37,707 | 6,285 |
30% | 60% | 10% | |
合計 | 60,151 | 98,685 | 6,285 |
本區因為是新劃分出的選區,故沒有上屆的得票分析,直接進到2020的部分,本屆除了林宜瑾和林燕祝,另外還有其他四位候選人,包括阿扁的一邊一國也有推人在本區參選,但知名度都不高,因此本區也無強力第三候選人,預估林宜瑾可以三萬票以上差距勝出,首次如願進軍國會。
(照片來源: 鏡周刊、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