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民進黨國會68變69!無黨籍趙正宇加入黨團運作-風傳媒

民進黨上屆共禮讓13席區域立委與友黨或無黨候選人合作,其中有四位候選人當選 包括時力的黃國昌、林昶佐、洪慈庸和無黨的趙正宇,但筆者認為只有趙正宇這席是真的民進黨自己選不贏的,本區的範圍是八德、大溪、復興和一小部分中壢,挑戰者正是市長選舉落敗,從中壢移動選區來這裡的陳學聖。

 

KMT 票數 選舉 DPP 票數
孫大千       79,593 2008立委 邱創良       39,660
孫大千     102,528 2012立委 胡鎮埔       53,138
孫大千       75,510 2016立委 趙正宇       76,278
陳學聖       67,932 2018市長 鄭文燦       93,591

 

本區也是屬於南桃的三個選區之一,人口主要集中在八德,本區涵蓋四個行政區,其實人口結構各自不同,八德是桃園眷村較多的區域,復興是山地鄉,加上客家為主的中壢,儘管大溪略為偏綠,本區藍營的基本盤仍有顯著優勢,民進黨也是從2008開始在本區都未曾真正推出過自己的候選人,邱創良雖然掛民進黨選,但他其實原本是親民黨的,也是在藍軍沒有位置了被阿扁挖過來選,2012的胡鎮埔是阿扁時代的退輔會主委,軍系出身但能夠與民進黨合作,是以無黨參選,趙正宇原本也是國民黨的議員,2014因為初選落敗脫黨參選還獲得第一高票,上屆也在姚立明的牽線之下與民進黨合作,立委改成單一選區之後民進黨曾經非常多次在偏藍選區與原藍營人士合作,趙正宇是第一個成功的案例,也是到目前為止唯一的一例,另外八德也是近年桃園高度發展的區域之一,新移入年輕人口多,眷村色彩也在淡化,因此儘管本區原本的基本盤可能較三、五選區更藍,鄭文燦去年在本區的領先幅度卻遠高過三、五選區。

桃園市六選區.PNG

以2004總統選舉的得票來看,本區藍綠比例是59:41,也是約六四開,以得票數來看,2018的鄭文燦比當年的阿扁在本區成長了近兩萬三千票,阿扁2004在桃園的總得票是45萬票,鄭文燦2014拿到49萬票,2018成長到55萬票,也是一直有在突破民進黨在桃園的天花板,當然這也與桃園人口結構近年因為大量社會增加而改變有關,但只要願意努力耕耘,還是能看得到成果,這也是選舉中不變的真理,趙正宇在2014桃園升格前已在八德區連任三屆議員,地方口碑不惡,本身也是軍系黃復興黨部背景,陸軍官校出身,也當過黃復興黨部的幹部,從基層八德市民代表做起,四連任議員後選上立委,民代資歷完整,就出身背景來說趙正宇絕對是根正苗紅的正藍軍、鐵藍軍,但因為2014議員初選意外在國民黨未獲提名,讓他脫黨以無黨參選,還獲得第一高票,也證明了趙正宇前面三屆議員的努力是有獲得選民肯定的,適逢鄭文燦選上市長 桃園也處在改朝換代的時期,儘管鄭文燦當選,民進黨在議會仍是朝小野大,也需要爭取無黨議員最大支持,也在這個時期趙正宇和鄭文燦建立了正面的合作關係,本區民進黨一直難有突破,2012的胡鎮埔雖以無黨參選得票仍被孫大千海放,自然也不太有人會爭取參選,也因此趙正宇成為民進黨上屆合作的人選,2014國民黨內議員初選的挫折,因緣際會之下反倒讓趙正宇在一年多後成為立委,當然如果沒有前面多年的基層耕耘,也不會有這樣的機緣掉到趙正宇頭上,只能說人生的機會就是給準備好的人,政治上也是如此。

 

「陳學聖」的圖片搜尋結果

如前面三選區的分析中提到的,筆者認為陳學聖是被魯明哲擠到本區的,陳學聖去年選市長在本區的得票比中壢還慘,沒道理自己換到這區選,陳學聖的從政歷程和近年的發展軌跡,在三選區的分析中已有詳述,本篇不再贅述,可參考:http://bit.ly/2JTdmvF

桃園6中間選票.PNG

本區上屆綠黨也有推出候選人呂東杰,獲得七千多票,約13%中間選票,趙正宇的部分拿到62%中間選票,遠超過民進黨在桃園其他區的候選人,也證明了藍營出身的趙正宇也爭取到不少淺藍的中間選民支持,胡鎮埔2012碰到的問題是儘管以無黨參選,自己也是軍系背景,但大家都知道你是跟民進黨合作,開拓選票也不順利,上屆趙正宇卻完全沒有這樣的問題,這與胡鎮埔沒有參加過選舉,而趙正宇是真正基層選上來的有關,儘管大家也知道趙正宇是與民進黨合作,但還是有眷村選民把票投給了他,孫大千本身是知名度較高的都會型政治人物,在基層投入的時間較少,且本身連任時間也長,上屆也是大意失荊州了,孫大千從政一路順遂,曾在2001拿過立委選舉全國最高票,從親民黨轉換回國民黨也有分到這席好選的選區,上屆的失敗也是他從政生涯最大的挫折,不過孫大千從政的起點是跟隨宋楚瑜,甚至以宋楚瑜愛將自居,當年也有媒體將他與宋楚瑜的關係與羅文嘉和陳水扁類比,孫大千卻在宋楚瑜式微後選擇回歸國民黨,又在桃園敗選後回台北發展,甚至挑了一個綠營佔優勢沒人搶的選區競選,想藉韓流之勢一舉攻回立法院,政治人物投機無可厚非,畢竟政治本來就是偏短線的遊戲,但筆者對於投機的政治人物實在無法欣賞,孫大千是建中畢業的政治人物,台灣的政治圈還是偏向菁英主義,多數政治人物出身台大、建中等名門學府,與馬英九、黃國昌、賴清德等建中出身的政治人物相同的特質,聰明但自我中心,甚至自戀,孫大千與羅文嘉相同在政治的路上出道甚早,儘管已在政壇打滾20年也才50歲,羅文嘉在歷經多年沉潛也在今年回歸一線操盤選舉,孫大千今年的選舉續嘗敗績的機率高,但未來的藍軍仍會有他的位子,兩位老對手未來的政治路都仍有可為,值得繼續關注下去,不過要在選舉場上繼續馳騁,甚至如當年壹週刊那篇文章說的一路對決到巔峰的位置,筆者是不太看好的,還是那句話,選民會記得你在這條路上的每一個選擇,四年前筆者對本區所作分析,可參考舊作:http://bit.ly/2Ny3rxR,上屆本區分析為文的時間甚早,是在二月份距離選舉還有快一年,後續的變化很大,結果也與筆者當時預期有差距,但基本盤的描繪依然是可以參考的,筆者對孫大千、羅文嘉的看法也沒有改變過。

 

2020 陳學聖 趙正宇 其他
基本盤 65,552 39,495  
中間選票 21,849 56,808 8,740
25% 65% 10%
合計 87,401 96,303 8,740

 

儘管以基本盤來說民進黨應該在一、二選區勝算掌握度較高,但國民黨在那兩個選區派出的也都不是省油的燈,二選區民進黨也還有內部的問題需要整合,在桃園六個選區當中,筆者反而認為綠營這邊以趙正宇的選情最穩定,筆者預估趙正宇可以5,000~10,000票左右差距勝出連任成功。

 

(照片來源: 風傳媒)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yng 的頭像
    pyng

    日劇人生

    py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