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右昌」的圖片搜尋結果

基隆一直以來都是蠻鐵桿藍的城市,不過在單一席次的選舉當中,民進黨也順利贏過三次,只是這三次勝利都要歸咎於國民黨自己的分裂,這其中包括1997、2014兩次市長選舉和2016的立委選舉。

 

表一: 歷屆基隆市單一席次選舉

KMT 票數 得票率 選舉 DPP 票數 得票率
連    戰 132,289 59.44% 2004總統 陳水扁 90,276 40.56%
許財利 76,162 41.14% 2005市長 陳建銘* 58,243 31.46%
謝國樑 98,926 67.79% 2008立委 游祥耀 41,709 28.58%
馬英九 152,327 67.74% 2008總統 謝長廷 72,562 32.26%
張通榮 86,001 55.10% 2009市長 林右昌 65,673 42.08%
謝國樑 110,196 52.39% 2012立委 林右昌 84,487 40.17%
馬英九 128,294 59.28% 2012總統 蔡英文 79,562 36.76%
謝立功* 52,198 27.46% 2014市長 林右昌 101,010 53.15%
郝龍斌* 68,632 36.14% 2016立委 蔡適應 78,707 41.45%
朱立倫* 68,357 35.28% 2016總統 蔡英文 93,402 48.21%

 

*2005市長選舉陳建銘以台聯身分參選 獲民進黨禮讓

*2014市長選舉另黃景泰脫黨參選 獲30,914票 得票率16.26%

*2016立委選舉另親民黨劉文雄獲23,485票 得票率12.36%

*2016總統選舉另宋楚瑜在基隆獲31,955票 得票率16.49%

 

民進黨在基隆唯一一次過半是林右昌在上次市長選舉中獲得53.15%的選票,當然這與柯P的外溢效果脫不了關係,不過林右昌在基隆這片綠營沙漠長期蹲點耕耘的努力也不可抹煞,林右昌在基隆包括市長和立委共參加過三次選舉,得票一次比一次高,其中2012的立委和總統是同時投票,林右昌硬是比蔡英文高出五千票,這在當年是比較少見的現象,在大多數選區都是蔡英文得票高過立委候選人的,2016因為劉文雄和另一位有競爭力的藍營人士楊石城都參加立委選舉,加上大環境對綠營絕對有利,民進黨也首次收下基隆這席立委,而蔡英文在基隆也拿到48.21%,接近五成的選票,得票數93,402也超越2004的阿扁,是民進黨歷年僅次2014林右昌選市長的得票,可以說在基隆大有嶄獲,選得相當漂亮,但回歸2018,儘管林右昌在基隆滿意度不錯,但面對未分裂的國民黨,苦戰在所難免。

 

表二: 2004總統大選基隆市基本盤模型

 
得票率 59% 41%
基本盤 53% 28%

 

基隆的基本盤比例約是藍53:綠28:中間19,但近年來藍營這方的基本盤應該是有逐步下修,雖然如此,在沒有分裂的情況下,國民黨在基隆應該還是很好選的,也因此今年國民黨在基隆的初選就有三個人參加,一副光復基隆勢在必得的樣子,其中又以上屆敗選的謝立功和議長宋瑋莉競爭最為激烈。

 

棄藍投白!謝立功被柯文哲打動:民眾黨秘書長比較能發揮| ETtoday政治新聞| ETtoday新聞雲

謝立功上屆算是臨危受命出來救火的,還記得五年前在台灣颳起旋風,卻連續爆掉兩次的黃色小鴨嗎?基隆的部分就是時任議長的黃景泰主辦,黃當時劍指市長寶座布局已久,也順利贏得國民黨初選,卻因為在不久之後因貪汙被起訴,也被國民黨開除黨籍,在當時算是蠻戲劇化的過程,老實說在台灣僅起訴尚未定罪,本來就有很大的灰色空間,黨要不要挺你,很多時候就是領導人的主觀意識決定的,馬英九也不是沒有拉著因貪汙下台的吳俊立妻子鄺麗貞的手說罪不及妻孥,但當時馬英九鐵了心不挺黃景泰,目的也是要殺雞儆猴,寧可丟掉小小的基隆,讓當時其他縣市蠢蠢欲動想脫黨的人不敢輕舉妄動。

 

本來國民黨在基隆當時最強力的人選應該是立委謝國樑,但謝國樑當時已無心仕宦,甚至在一年多後的立委選舉也未參選連任,於是國民黨提名了一個無基層實力,但至少讓二信謝家不反感的謝立功救火,謝立功雖也是基隆人,但只能說是一個公務員,當時官拜移民署長,恐怕連基隆人都沒幾個認得他,也因為謝立功本來不是拚選舉的角色,讓他選也是維持基隆各方勢力的平衡,對國民黨當時其他有志基隆市長這個位子的人來說,反正這次謝立功選不上,但基隆很藍,下次拿回來輕而易舉,自己就還有機會,也就在這樣的氛圍下,國民黨沒有懸念的輸掉了2014市長選舉。

 

宋瑋莉是當時黃景泰之下的副議長,也是地方政治世家出身,公公、丈夫都曾任基隆市議員,也獲得吳敦義的支持,算得上是國民黨光復基隆的一支強棒,但在年初的初選中卻因為烏龍事件敗給謝立功,儘管不到幾個小時後翻盤,但因為結果已經公布,換人就不好看也會有爭議,所以國民黨仍舊提名謝立功,而宋瑋莉也吞下這顆湯圓未再參選。

 

平心而論宋瑋莉基層實力絕對強過謝立功,因此謝立功出線應是有利林右昌連任,林右昌的施政滿意度在各縣市中一直保持在前段班的位置,在現在40歲以下年輕選民普遍藍綠意識較為淡薄的情況下,他的努力應能較被公平評價,且對國民黨內有實力和野心挑戰市長的人來說,林右昌再強,也只能再做一任,反之如果讓謝立功當選,就又要再等兩任了,這也是這個賽局中有趣的地方,這種時候要怎麼做選擇呢?很多事是只能做不能說的,宋瑋莉願意將初選結果吞下去,也是因為林右昌很強,讓謝立功輸兩次下次應該也沒臉再選第三次吧!不如先避其鋒等待下次。

 

其實依照馬英九2008選總統三都15縣的國土規劃,基隆市是應該併入北北基成為一個大型首都圈的,但一來北北基加起來超過七百萬人口,佔台灣的三分之一,不論誰當總統,這個首都市長管轄太大,誰都會怕葉爾辛效應的,二來北北基都是藍大於綠的地方,國民黨不會沒事讓自己少掉兩個位子,台南明明人口未達直轄市標準,卻用古都之名讓其升格,當初也未嘗沒有二桃殺三士,讓民進黨少掉一個位子自相殘殺的算計在裡面。

 

表三: 2018基隆市長選舉分齡得票推估

年齡 人數 選票 謝立功 林右昌 其他
20-29 52,457 32,523 9,757 22,116 650
30-39 51,537 31,953 11,184 20,130 639
40-49 57,916 35,908 17,236 17,954 718
50-59 63,983 39,669 21,025 17,851 793
60-69 50,644 31,399 16,642 14,130 628
70- 34,290 21,260 11,268 9,567 425
合計 310,827 192,713 87,110 101,748 3,854
得票率     45.20% 52.80% 2.00%

 

表四: 2018基隆市長選舉分齡得票率推估

年齡 謝立功 林右昌
20-29 30% 68%
30-39 35% 63%
40-49 48% 50%
50-59 53% 45%
60-69 53% 45%
70- 53% 45%

 

其實上表有一個頗堪玩味的地方,就是基隆30代的人數竟然還少於20代,這也說明了基隆人口外流的嚴重性,基隆30-39世代的青年人口在雙北工作居多,也有不少順勢搬到雙北居住,筆者雖然素來不喜馬英九,但也認為三都15縣的國土規劃是非常正確的方向,台灣縣市劃分過細,不利資源整合與行政效率,台中、台南、高雄縣市整併對於舊縣區的發展都是有利的,並沒有因為少了一個縣市政府造成舊縣區被當棄嬰的情形,當然台北是首都,筆者對北北基全面整合一個首都圈是持保留態度,但基隆、新竹、嘉義這三個規模較小的前省轄市,筆者是認為其實廢省之後就該各自與周邊大縣整併,或許比起維持獨立行政區,整合之後這三個老城市可以發展出不同的新面貌。

 

筆者畢竟不是基隆人,也較少往來基隆,不知道謝立功這四年在地方的投入和耕耘到怎樣的程度,但對國民黨地方人士來說,讓林右昌連任應該是比讓謝立功當選更有利的結果,畢竟林右昌只能再當一任,民進黨也後繼無人,下次就是全新局面,人人有機會,反之謝立功當選就連下屆也沒機會,這其實是很現實的賽局問題,很多事情大家在想什麼都心知肚明,但不可明說。

 

林右昌這四年施政滿意度高,應可囊括較多數的中間和年輕選票,只要民進黨不要發神經,逼他跟姚文智、蘇貞昌聯合組北北基連線造勢,穩紮穩打應該可以再戰勝謝立功一次,筆者估計的得票率約是53:45,林右昌可以成功連任。

 

(照片來源: 自由時報、ETtoday)

arrow
arrow

    py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