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migo 封 王」的圖片搜尋結果

2013是台灣職棒迎向第三波榮景的轉涙點,經典賽打入八強與日韓也都是有取得領先的情況下惜敗,為台灣職棒榮景的再起儲備了堅實的能量,義大新軍成立找來曾是大聯盟A咖球星的曼尼加盟更點燃了台灣職棒票房回春的火焰,所以筆者選擇從2013做起始點,分析最近五年的職棒票房消長。

 

Lamigo桃猿隊是唯一主場全部固定在單一球場的隊伍,所以分析起來也最有參考價值,筆者除了將平日與假日分開討論,也考慮「第二天是否需要上班」的因素,將時間區分為以下四類型來探討:

平日: 週二~週四

週五: 週五及所有假日前一天(ex:4/1~4/4四連假,則3/31屬之)

週六: 週六及所有隔日仍放假的假日(ex:4/1~4/4四連假,則4/1~4/3均屬之)

週日: 週日及所有隔日需上班的假日(ex:4/1~4/4四連假,則4/4亦屬之)

假日的定義是以勞工為主體,所以5/1我定義為假日,去年的9/28因為勞工放假所以我也定義為假日,另外有時補賽會安排在六日的下午,票房通常不會到太好,所以也獨立開來看,但因為每年碰到假日午場補賽的場數也不會太多,所以這部分就僅列參考,較不具統計價值。

  

    平日 週五 週六 週日 週六午 周日午 平均
 2013 觀眾 3,595 4,478 10,387 6,931 0 4,101 5,902
  場數 22 11 12 14 0 1  
  成長              
2014 觀眾 3,515 4,799 11,117 7,307 4,108 13,118 6,241
  場數 24 10 13 11 1 1  
  成長 -2.2% 7.2% 7.0% 5.4%     5.7%
2015 觀眾 4,062 5,010 12,159 8,162 0 0 7,043
  場數 21 13 15 11 0 0  
  成長 15.6% 4.4% 9.4% 11.7%     12.9%
2016 觀眾 3,920 6,597 11,165 8,402 0 4,986 7,591
  場數 16 11 18 13 0 2  
  成長 -3.5% 31.7% -8.2% 2.9%     7.8%
2017 觀眾 4,895 6,162 12,914 9,147 0 6,214 7,596
  場數 25 10 13 10 0 2  
  成長 24.9% -6.6% 15.7% 8.9%     0.1%

上表是2013-2017各時間點進場人數的消漲變化比較,分析如下:

 

2013

雖然前一年Lamigo是冠軍隊,從高雄搬來桃園也已經經營了兩年,但一來這一年Lamigo傷兵累累,戰績並不理想,加上這一年的焦點都在剛接手興農且找來核彈級助拳人曼尼的義大身上, LAMIGO在四隊中平均進場人數僅居第三位,但也是開始為後續的成長建立了一個基礎,這年因為上半季的曼尼旋風,只要有義大的比賽就算平日票房也不差,甚至還有一場週三的比賽票房破萬的,因此這年的平日票房有因此被墊高。

 

2014

從表中可以看出,除了平日票房衰退2.2%,其他時間都成長了5-7%,這年開始玩全猿主場,也明顯看出成效,平日的衰退是來自於去年曼尼因素墊高的基期,總平均票房上升了5.7%,因為前一年度沒進冠軍賽,直接影響就是少掉開幕週兩場假日主場,所以這個成長算是相當不錯的成果,這年也順利奪回總冠軍,儘管季前包括我都不看好全猿主場,認為以前連三壘側都塞不滿了,搞全猿主場豈不讓主場球迷更稀釋,且碰到象隊不要被反包圍,啦啦隊對著客隊球迷跳舞就偷笑了,但事實證明太子是對的,全猿主場第一年可說是奠下很好的基礎。

 

2015

這年是成長幅度最飛躍的一年,因為前面兩年經營的經驗,這年主場活動越來越有聲有色,本壘後方也架起了升降小飛機,成為主場的一個特色,平均票房較前一年成長12.9%,成長幅度為歷年之最,這一年也順利完成二連霸,堪稱裡子面子雙贏的一年。

 

2016

因為前一年度有奪冠,加上鋒哥這一年辦引退賽,使LAMIGO在這一年的票房表現幾乎一開始就立於不敗之地,這年因為連假多,假日主場也多場,所以算起來週六(隔日為假日的假日)票房有降,平日票房也略降,但週五(隔日為假日的平日)大幅提升了31.7%,週日(隔日為平日的假日)也提升了2.9%,整體是提升了7.8%,在失去效力十多年,幾乎等同鋒哥之後最重要看板球星的林智勝,以及戰績墊底的情況下,還能有所成長,也看得出桃園主場經營開花結果的底氣已足,除非台灣職棒再度發生大宗假球事件,LAMIGO在桃園的票房已經穩固,難因球星離開或戰績不佳而有大幅衰落。

 

2017

因為前一年度墊底再度失去開幕週兩場假日主場,加上也沒有鋒哥引退這種重量級催票事件,使這一年度可以說必須從較差的起跑點打起,2016年度桃猿主場在假日的比賽有33場,2017年度只有25場,更重要的是因為年初的經典賽台灣戰績不佳,連帶使得台灣職棒整體票房滑落,但LAMIGO全年票房仍逆勢成長了0.1%,除了週五(隔日為假日的平日)下滑,其他時間仍是成長的,可以說是一個很不簡單的成績,也是桃猿主場五年有成的一個成果展現。

 

  平日 週五 週六 週日 週六午 周日午 平均
2013 3,595 4,478 10,387 6,931 0 4,101 5,902
2017 4,895 6,162 12,914 9,147 0 6,214 7,596
成長人數 1,300 1,684 2,528 2,216     1,694
成長比例 36.2% 37.6% 24.3% 32.0%     28.7%

 

2013-2017

整體票房提升28.7%,場均約增加1500人,但假日本身雖然基數就較高,成長的人數還是較平日高,(假日場均成長超過2000人,平日成長1400人,週五成長約1700人。)這也算是一個警訊,說明在台灣一般勞工工作型態之下,平日票房恐難有太大成長空間。

 

展望2018

因為今年奪冠,明年又將取得兩場假日開幕週主場,但在今年底眾多不利職棒票房的因素之下,整體要有成長恐需加倍努力,筆者認為今年機捷的通車對桃園主場票房幫助有限,主因是機捷其實不論價格或便利性都未較搭高鐵為佳,等同條件不變,桃園球場又很吃雙北過來的觀眾,因此假日票房要再提升,恐已達飽和極限,當然筆者觀察LAMIGO的經營其實是以提升客單價,拉高到場觀眾場內消費為主,人數的成長也許不是最重要課題,但票房人數仍是職棒榮枯的重要指標,能成長當然還是最好的,而短期內有機會有顯著成長的,筆者認為該優先鎖定的,還是週日的票房,目前桃園週六平均票房已達13000人,這個數字我覺得很難突破,因為內野滿座也才12000人,內野靠外野的交界、與外野的門票其實除非這場比賽真的讓人覺得非看不可,不然很難賣出,在好位子已經售罄的情況下大多數人的選擇會是看別場,而不是遷就比較差的位子,反之週日平均才9000人左右,代表應該還有2000-3000人的成長空間。

 

桃園機捷運量從谷底緩步回升7月日運量還不到5萬| 生活新聞| 生活| 聯合新聞網

阻礙人選擇看週日比賽的最大障礙,還是在隔日要上班,不想要太晚回家,桃園球場有一定比例雙北來的觀眾,儘管週末比賽都是下午五點開打,但台灣職棒動輒要打四小時,打完九點回到台北可能就十一點了,參考日本職棒週六的比賽常常會安排在下午兩點,週日則會安排在下午一點,我覺得是不錯的安排,剛好適合一家人週末一個下午的休閒活動,如果桃園週日的比賽可以安排在下午時間,我想週日比賽的平均入場人數一定是能提升到略低於週六的水準,但最大的障礙還是桃園球場西曬嚴重,且夏季下午比賽真的太熱,對球員和球迷都是考驗,或許三、四、十月週日的比賽移至下午一點開打,或是週日比賽統一提前一小時到四點,都是能提升週日入場人數的最快方法。

 

「桃園大盛區」的圖片搜尋結果

前面提到,桃園球場主打家庭客,那麼平日場缺乏觀眾入場誘因也就顯得理所當然了,本來家庭客就不可能平日出現,平日會來的都是學生或是附近上班族,但偏偏桃園球場附近上班的也不多,在台北上班的話,下班趕去桃園看球,除非是真的對LAMIGO很有愛才有可能,但如果能打造能在室內看球的咖啡吧或酒吧,或許也不失為讓球場成為上班族暫時解壓場所的好選擇,日本職棒不分平假日都可以接近滿場三四萬人,筆者在東京巨蛋看過平日晚場的比賽,多的是上班族下了班,打到二、三局才姍姍來遲坐下看球的人,且很多其實也未必是真的來看球賽輸贏的,買了啤酒,看到七、八局走人,這樣的觀眾大有人在,他們都是把看棒球當作一種下班的舒壓甚至社交的場所,在球場也能跟客戶談事情,台灣球場比較不喜歡賣太多酒,怕有人酒品不好出狀況,但或許可利用平日場人數較少的優勢,提供一些不同於假日場的空間和服務,讓平日場能帶來一些不同的風貌,吸引有可能在平日場來看球的客群,平日場的場均觀眾也有機會再提升,畢竟我們一般上班族平日下班也很常跟朋友約吃飯、逛街、看電影,但會約看球賽的就真的比較少,感覺這是假日做的休閒,若假日看球能提供的效用能跟上述休閒比肩,沒道理下班約看棒球無法成為選項。

 

分析選舉和看日劇之餘,筆者其實也很愛棒球的,試分析一下職棒票房與提昇進場人數的想法,我想也是刺激自己不同的思考,好寫出下一篇縣市長選舉的分析吧!

 

(照片來源: 東森新聞雲、聯合新聞網) 

arrow
arrow

    py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