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八席,筆者唯一預測錯誤的,就是一選區吳思瑤的部分,這個結果筆者自己覺得還在可以說嘴的範圍之內XD 畢竟要拿基本盤模型來推導選舉結果,個人認為台北市還是最準的。

總統 得票數 立委 得票數 差異
蔡英文 104,856 吳思瑤 95,951 -8.49%
蔡英文 113,620 姚文智 107,366 -5.50%
蔡英文 101,680 潘建志 73,797 -27.42%
蔡英文 111,890 黃珊珊 85,600 -23.50%
蔡英文 90,365 林昶佐 82,650 -8.54%
蔡英文 76,278 范雲 56,766 -25.58%
蔡英文 82,950 楊實秋 69,882 -15.75%
蔡英文 75,744 李慶元 60,459 -20.18%

 

本屆蔡英文在北市拿到52%選票,也是民進黨首次在台北市得票過半,近76萬得票也是民進黨史上最高,較2012也成長了13萬票左右,雖然遠不及2014柯文哲85萬票的成績,但也是非常突破性的得票結果了,這凸顯了蔡英文的調性還是較能被都會型選民所認同的,儘管在公認基本盤僵固性最高的天龍國台北市,蔡英文還是成功翻轉了局面,我想也是因為蔡英文夠天龍吧XD

 

但是蔡英文的得票還是無法高比例的複製到立委選舉的部分,從上表可以看出,台北市八個區民進黨提名或支持的候選人得票都少於蔡英文,獲勝的三個選區都是能將與蔡英文得票的差距壓在10%以內的,而潘建志、黃珊珊、范雲、李慶元與蔡英文得票的差距都在20%以上,這其實隱含了兩個可能:

1.蔡英文在這些選區獲得部分藍營票的支持

2.這幾位候選人無法普遍獲得綠營支持者的認同

如前所述,台北市的基本盤輪廓是筆者比較有信心的一塊,所以試做以下分析:

  基本盤 蔡英文 差異 立委 差異
台北1 61,408 104,856 70.75% 95,951 56.25%
台北2 71,119 113,620 59.76% 107,366 50.97%
台北3 63,773 101,680 59.44% 73,797 15.72%
台北4 60,004 111,890 86.47% 85,600 42.66%
台北5 61,480 90,365 46.98% 82,650 34.43%
台北6 48,240 76,278 58.12% 56,766 17.67%
台北7 46,059 82,950 80.10% 69,882 51.72%
台北8 38,261 75,744 97.97% 60,459 58.02%

 

如上表所示,蔡英文確實在4、7、8等三個深藍的選區獲得將近倍數的得票成長,所以第1個論述是成立的,從上表看起來,和筆者預想不同的是,楊實秋、李慶元是選得不差的,甚至我可以說他們盡力了,至少跟1、2選區候選人拿到差不多基本盤成長,而潘建志、范雲才是最沒有拓票能力的候選人,再對比下表:

台北市 基本盤 2016實際得票 2016中間選票
得票數 得票率 得票數 得票率
一選區 丁守中 72,280 82,649 43.77% 10,369 18.11%
吳思瑤 61,408 95,951 50.81% 34,543 60.34%
二選區 潘懷宗 62,785 65,967 36.42% 3,182 6.20%
姚文智 71,119 107,366 59.29% 36,247 70.62%
三選區 蔣萬安 81,545 89,673 46.68% 8,128 16.08%
潘建志 63,773 73,797 38.41% 10,024 19.83%
四選區 李彥秀 89,589 89,612 41.73% 23 0.03%
黃珊珊 60,004 85,600 39.86% 25,596 36.91%
五選區 林郁方 68,907 76,079 45.58% 7,172 18.08%
林昶佐 61,480 82,650 49.52% 21,170 53.38%
六選區 蔣乃辛 75,755 74,015 46.09% -1,740 -4.37%
范雲 48,240 56,766 35.35% 8,526 21.42%
七選區 費鴻泰 74,635 74,455 45.04% -180 -0.38%
楊實秋 46,059 69,882 42.28% 23,823 50.05%
八選區 賴士葆 81,694 83,931 49.69% 2,237 4.27%
李慶元 38,261 60,459 35.79% 22,198 42.36%

 

國民黨本屆有些重優勢選區如蔣乃辛、費鴻泰都還選到破盤,比去年連勝文的得票還低,證明國民黨持續探底中,沒有最低,只有更低,丁守中、蔣萬安、林郁方算是守得比較好的(但有兩位落選XD) 而上表再次顯現了,楊實秋、李慶元真的選得不錯,也爭取到相當高比例的中間選票,但遺憾的是綠色這塊還是有一定選票游離掉了,或許有人會說,如果社民黨不出來亂,潘建志、楊實秋、李慶元可能就會贏了,但我要說的是,林昶佐一樣也是面臨到姚立明支持的尤瑞敏搶食綠營票的威脅,而林昶佐還是守得很好,只讓尤瑞敏拿到四千多票,選舉拚的是"勢",林昶佐有選贏的勢,非國民黨的選票自然就會靠過來,潘建志、楊實秋、李慶元就是沒有贏的氣勢,票才會分散出去,畢竟投給綠社盟的選票,應該只有少數是非綠社盟不投的,不像同樣剛成立的時代力量,甫成立就有一定比例鐵粉,連雲林出來湊人數提名不分區用的候選人,完全沒露過面就拿到快一萬票,既然非國民黨的候選人贏的機會都不大,那不如投一個自己看得較順眼的吧!都會區的立委選舉,人際關係的因素比較不那麼吃重,更何況乾淨如綠社盟,所以三位沒法趁亂撈個立委,該怪的不是綠社盟,應該是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吧!

 

筆者本人從小就非常佩服民進黨在選舉這件事的學習和應變能力,民進黨在台北市的選舉,幾乎就像駭客不斷在破解更高等級的防火牆一樣,光說柯文哲2014市長選舉的勝利,我認為就是從2006謝長廷、2010蘇貞昌,不斷try and error累積的經驗所造就的成果,謝長廷在2006民進黨弊案纏身的低谷時刻挺身力戰台北,刻意淡化傳統選舉氣氛,不打悲情,不走造勢,搞了一個申奧的議題每天在總部吹陶笛,晚會也是盡量找非政界人士演講,還盡量不喊凍蒜,蘇貞昌延續這套戰法,把旗幟直接弄成粉紅色,打網路戰文青風的超越小力量,我認為柯文哲選戰的打法跟謝長廷、蘇貞昌那兩次其實是一脈相承的,智商157,也是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打倒巨人,這屆立委選舉其實也是一項大膽的嘗試,上屆知道了每區派出最強市議員,頂多也是維持基本盤,本屆直接用open mind的態度開放民進黨,當然選擇盟友的過程我相信面臨了許多角力和妥協,最後才有那不盡人意的彩虹戰隊,但我想經過這次的經驗,只要蔡英文這四年的成績控制在軌道上(往好處想,要比這兩位差我想也不容易。)下屆台北市應該還能有更好的選舉結果。

 

當然,現在談四年後的人選布局我想還是有點早,畢竟台北市變化很快也讓人意想不到,不像其他地方,例如台中4,上屆選完張廖萬堅惜敗,幾乎就已經可以確認這屆還是張廖萬堅選,但要說黃珊珊、楊實秋等人還會是彩虹戰隊四年後在4、7選區的answer,我想是言之過早了,況且這兩位從一開始就不是上駟,民進黨的市議員已經放掉這次上佳的晉升機會,更沒理由下次還要讓,除非下屆有姚立明(當然是指目前的聲望下)這種具鎮攝力的無黨大咖要戰,如果還是潘、黃、楊、李之流,民進黨市議員絕對不可能再心服口服的讓,至於這屆吵很兇市議員選完就烙跑的問題,坦白說,我認為根本是競爭立委提名下的鬥爭工具,現行台灣選制表面四年選兩次,中央、地方選舉有區隔,但一個年初一個年底,就是會有兩次選舉只隔一年的問題,經過市議員的歷練向上爬本來才是正軌,結果這次弄得直接想搭直升機的人才是正義一樣,筆者真的很不能理解和認同。

 

放眼下屆,筆者認為民進黨在北市的提名人選,還是應該依序以下列三個條件為選擇方向:

1.社會賢達或極孚人望的無黨人士

2.有基層實力的藍營(楊實秋絕對不算,但趙正宇、黃珊珊就是)

3.民進黨該區最強市議員

最近兩次的選舉,雖然筆者認為基本盤沒有產生本質上的流動,但只要選戰商品(候選人)定位正確,策略正確,除了金門馬祖,筆者現在認為對民進黨來說沒有完全打不贏的選區。

 

(照片來源: 風傳媒)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2016立委選舉 台北市
    全站熱搜

    py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