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被媒體稱作三帥之爭,年底也會是選戰話題度較夯的選區,但老實說第三帥不論實力或顏值都有落差,比較像媒體硬湊的,實質上焦點還是會在雙帥身上,選區的範圍是中山區和北松山,現任擂台主是國民黨帥哥立委蔣萬安。
KMT | 票數 | 選舉 | DPP | 票數 |
蔣孝嚴 | 99,959 | 2008立委 | 郭正亮 | 63,773 |
羅淑蕾 | 118,503 | 2012立委 | 簡余晏 | 89,417 |
蔣萬安 | 89,673 | 2016立委 | 潘建志 | 73,797 |
國+新 | 86,470 | 2018議員 | 民進黨 | 55,961 |
*2016民進黨未提名 禮讓無黨潘建志
*2016社民黨李晏榕獲23,706票
時代力量的得票筆者一直沒有納入綠的這邊合併計算,但在本區議員部分時力的得票是14,767票,比對民進黨最低谷時郭正亮的得票,時力還是有搶到部分綠營的票源,分析起來時力來自綠營的票源和中間選票大概是一半一半,這也是時力成立短短三年就出現嚴重路線之爭的原因,時力認為自身的茁壯要靠持續開拓中間選民,往光譜的中間站,同時時力也認為與綠營的關係是一個包袱,有礙自身的成長,這個戰略思考本身沒有錯,但在中間這塊還沒養大就急著與綠撇清關係,就是先把來自綠的選票急著往民進黨那邊推,就本次選舉的政黨票來說絕對是弊大於利,筆者認為時力這屆不只難往上成長,要過5%門檻也會有點掙扎。
本區過去三屆立委選舉,剛好雙方的人選三次都不同人,在73個選區當中是比較少見的現象,也證明了都會選區變化還是比較快速,國民黨方面有趣的是2012初選羅淑蕾打敗了蔣孝嚴,但羅淑蕾因為在2014市長選舉強力打柯自己反受重傷,2016被蔣萬安上演王子復仇記,也是一個風水輪流轉的過程,民進黨方面原本筆者以為是簡余晏還會繼續選,畢竟簡余晏當年擔任柯文哲競選發言人,隨後又入市府小內閣當傳光局長,在2014-15那兩年的時間有很高的曝光度,在舞台上也有不錯的表現,在2012選過一次且成績不俗的基礎上2016是很有贏的機會,不過最後她選擇繼續擔任傳光局長,不再參與選舉,筆者當年對本區的分析 可參考舊作:https://bit.ly/2mlk6tk
本區就中山區的部分來說綠營有辦法打到接近五五波,但北松山的部分比較藍,以2010市長選舉的結果來看本區是56:44的局面,雖然有一點差距,但不至於一面倒,上屆如果簡余晏願意出戰,筆者覺得本區民進黨在大順風的情況下非常有機會搶下北市第三席,民進黨上屆雖然可以說在立委選舉大獲全勝,但北市的部分卻是灰頭土臉,彩虹戰隊禮讓各小黨的結果只有林昶佐順利拿下五選區,三、四選區可以說輸得愕惋,也讓國民黨在北市保住了半數以上的江山,本區民進黨上屆禮讓的潘建志,是八八風災之後崛起的名嘴之一,也曾入柯文哲2014的競選團隊,因為本業是心理醫師,故也能較大程度的分享到當年白色力量的光環,本來他是躊躇滿志要來PK因為MG149受到重創的羅淑蕾,也靠著輿論剛選上議員的人不該馬上落跑選立委,在不初選的情況下讓也想參選的議員梁文傑退出,但殺出一個人帥真好的蔣萬安,加上社民黨李晏榕也拿到兩萬多票,潘建志畢竟基層力量比較薄弱,雖有一定知名度但也不到很高,且個人品牌不鮮明,雖然選舉過程潘想靠加入民進黨獲得綠營全力的奧援,但爭取禮讓過程注定民進黨議員不可能挺他,最後敗下陣來,也成就蔣萬安一步步成為國民黨耀眼明日之星的神話。
由於國民黨本屆立委人數少,蔣萬安外型佳也懂經營個人品牌,自然成為鎂光燈集中的焦點,雖然他是蔣家後代,但台灣人普遍都有罪不及妻孥的概念,蔣家後代的身分對蔣萬安而言是吸引族群票的資產,但不會是被攻擊的負債,這幾年的一些社會議題,尤其最受矚目的同婚,蔣萬安站的立場都是較靠多數年輕人的一方,因此這四年蔣萬安也快速累積了個人的政治資本,只要成功連任本屆立委,幾可直指2022市長寶座,導致儘管本區純就基本盤而言民進黨並非無力一搏,卻沒有議員積極願意出戰,需要徵召刺客,吳怡農雖然是民進黨大老吳乃仁的姪子,同樣會被酸是靠伯族,但吳怡農學經歷都非常優異,且顏質高談吐雍容,甚至還有正常服兵役,可以說是一位有料的刺客,民進黨要挫蔣萬安銳氣,不要讓蔣萬安票衝太高一發不可收拾,吳怡農可說是一著好棋,但筆者認為在贏者全拿的單一選區選制下,輸一票是一席,輸十萬票也是一席,蔣萬安這席是輸定的,不如直接放推讓給小黨也好,要讓吳怡農這著棋發揮最大效用,應該讓他去七選區對決費鴻泰這個老男人,吳怡農年輕、顏質高、學經歷優異等優勢與費鴻泰對比之下才有強烈產品差異性,且費鴻泰已經連任太多次了,吳怡農去那區可能是真有機會把費鴻泰拉下來的,就勝算上來說,筆者認為吳怡農去七選區反而會比議員許淑華更高。
上屆因為國民黨大逆風,加上蔣萬安也是首次參選,吸引到的中間選票不算多,就上屆三位主要的參選人來比較,確實李晏榕條件是最能吸引中間選民的,本屆蔣萬安已非吳下阿蒙,吳怡農在中間選票的競逐上能贏一些就不錯了,因此吳怡農主要的戰略目的應該就是拉住蔣萬安,別讓他票衝太高,如果吳怡農能在本區和蔣萬安戰成45:55之勢,甚至更接近,民進黨可以說就是在台北市培養了一個可戰的明日之星,2022直接與蔣萬安在台北市上演二回戰也未嘗不可,蔣萬安的蔣家之後身分,到他打到台北市長的位置都還不會是包袱,甚至是資產紅利,但這個身分會讓他最高就只能到台北市長,除非屆時的大環境是民進黨主政且成績非常差,蔣萬安台北市長又當得超級好,但筆者認為這機率很低,如果真的一切客觀條件都發生,那也就是天意了吧!
2020 | 蔣萬安 | 吳怡農 | 何景榮 | 其他(含廢票) |
基本盤 | 81,545 | 61,773 | ||
中間選票 | 22,072 | 24,830 | 5,518 | 2,759 |
40% | 45% | 10% | 5% | |
合計 | 103,617 | 86,603 | 5,518 | 2,759 |
柯文哲選總統的可能性不能說是沒有,如果親民黨最後評估也需要一隻有一定實力的母雞拉抬立委選舉,或許真的會把總統選舉的門票給柯文哲,但這又會與台民黨在政黨票的部分有所衝突,總之政治一切端看雙方的利益是否一致,台灣的選舉現在已經沒有什麼不可能了,最後台民黨與親民黨直接聯盟共提不分區也不是不行,當然這個部分筆者現在看是覺得發生機率也不大,對親民黨來說當然是希望柯文哲直接進來當母雞就好,沒有要台民黨其他小雞,雙方利益喬得攏的空間目前看似不大,柯文哲不選總統,光環又在逐漸黯淡中,台民黨後勢也不看好,何景榮能在本區掀起的波瀾很有限,得票數難破萬,筆者是預測蔣萬安能贏吳怡農15,000~20,000票左右。
(照片來源: 風傳媒)
留言列表